■鲁加专
《淮安运河诗词三百首》是淮安市政协原副主席荀德麟先生编注的一部以历代诗人歌咏大运河为主题的诗词集,也是一部响应大运河文化带国家发展战略、助推“运河之都”淮安大运河“百里画廊”建设的文化读物。这部作品是荀先生效仿清代学者“蘅塘退士”孙洙所编《唐诗三百首》之名、依《诗经》305首之例,从2021年问世的淮安大型诗歌总集《淮安诗征》中遴选相关诗歌并加以注释而成的。
翻开此书,首先吸引读者的便是一首首唐宋时期的大家名作名句,如“初唐四杰”之一骆宾王的《早发淮口望盱眙》、李白的《淮阴书怀寄王宗成》、北宋诗人苏舜钦的《淮中晚泊犊头》“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苏门四学士”之一秦观的《泗州东城晚望》“渺渺孤城白水环,舳舻人语夕霏间。林梢一抹青如画,应是淮流转处山”、王安石所作《望淮口》中的“有似钱塘江上望,晚潮初落见平沙”等,皆为描写淮河一带风土人情的脍炙人口之诗,千古传诵。品读这些诗词,脑海里会自然而然地浮现出唐宋时期泗州、盱眙、淮阴一带的繁华景象。这些诗词典雅清丽,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是当之无愧的淮安历史文化名片。同时,它们还从侧面证明泗州和盱眙为唐宋时期运河沿线上的重要枢纽城市,水路交通地位极其重要。
值得一提的是,韩愈的七古长诗《送僧澄观》对苏轼产生了很大影响。韩愈在诗中说:“清淮无波平如席,栏柱倾扶半天赤。火烧水转扫地空,突兀便高三百尺。”苏轼受其启发,过淮时也写了一首七古长诗《泗州僧伽塔》,曰“退之旧云三百尺,澄观所营今已换”,感慨韩愈见到的塔与他所见的已然不是同一座了。一座塔让两个朝代的大文豪产生心灵上的共鸣,这便是运河沿线的文物景观所孕育出来的人文情怀和精神财富。
至明清时期,水患极大地影响着淮安大地上人们的繁衍生息。诗人们纷纷拿起手中的笔,写出了大量饱含悲悯的诗歌。吴承恩作《瑞龙歌》云:“忆昨淮扬水为厉,冒郭襄陵汹无际。皆云龙怒驾狂涛,人力无由杀其势。”记述了明万历七年(1579年)三月的一次大雨导致运河堤岸被冲垮的史事。张养重在《悯水》中云:“洪水倒注势可骇,桑麻到处成沧海。……尸骸遍野谁人收,数口牵绳逐乱流。自料偕亡无计脱,骨肉尚冀同一邱。”诗后自注“万历丙辰五月二十七日湖(洪泽湖)决,淮扬两郡溺死者无算”。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八月十九日,黄河老坝口决口对板闸造成极大灾情,于是伊龄阿作《板闸被水歌》备述其事。康、乾二帝南巡时,次次检阅治河之事。康熙皇帝第四次南巡视察清口一带河道治理工程后,在清江浦作诗《览淮黄成》:“殷勤久矣理淮黄,几度风尘授治方。九曲素称天下险,四来实为兆民伤。使清引浊须勤慎,分势开流在不荒。虽奏安澜宽旰食,诫前善后奠金汤。”而乾隆皇帝在淮安所作的关于治理黄淮运河的诗歌则更多。这些纪事类诗词大都是古风歌行体大篇,诗人们大笔淋漓,让人读后顿觉惊心动魄,悲抑之情久久不能平复。如今,水患早已没入历史的烟尘之中,大运河则变身为一条亮丽的玉龙穿越淮安这座水上之城。当我们重读这些经典之作以古鉴今时,越发觉得它们的弥足珍贵!因此,淮安治河史上厚重的纪实诗词有着重大的历史价值。
为方便读者阅读,荀先生在每首诗词后面都加了“作者简介”“背景说明”“注释”三个要素,并对这些诗词的创作背景及所涵盖的运河历史文化元素多有发覆。如荀先生通过地名证、人证、物证等多种方式几经周折地对晚清诗人黄钧宰的《龙爪槐》一诗作了详尽的考述,并对龙爪槐的历史脉络进行了系统梳理。其着眼点如此之细微而发力又如此之精深,足见编纂此书之苦心!
总体而言,全书共有305首诗词,主题包括境内运河流变、风景名胜、风俗特产、治水督漕、人物交游等,全景式再现大运河在淮安历史上的发展历程,且以历代名家之作为重、以诗歌艺术及内涵为重,可以说是一部名副其实的“运河史诗”。这本书的问世,为淮安大运河“百里画廊”的进一步打造提供了深厚而又坚实的文化根基。这也正是此书的社会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