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教育

月下的记忆

在校大学生 于晓凡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举头望月,皎洁依旧,清辉不减当年,千百年光阴变化,沧海桑田虽早已消逝不见,我却相信,它们早已羽化而成仙,洗净了铅华,褪去了黯淡,成了轻飘飘、薄如蝉翼的梦,栖居于月宫中,于是天上那轮形单影只的明月因汇聚了万般繁复的记忆,其挥洒的清辉更是添了耐人寻思的情致。迟子建领略过月色下各有千秋的四季风物,最终也与余光中先生品鉴相同,最爱那月色与雪色水乳交融出的第三种绝色。不同的自然个体遇上月亮,都有脱胎换骨、焕然一新之感。

月光映照游子的归程。离家远行,山一程,水一程,空山门,极尽天涯不见家。黑夜是致命的,茕茕孑立的游子望着头顶明月,同样的孤寂,同样的清冷。巴山楚水,独对明月肃夜掌灯,含愁无寐,心是黯淡的,夜是漆黑的,唯月皎洁。臻美总是有缺憾,即便身如飘叶,命似行云,头顶的那轮明月也凝结了往昔的美好记忆,为游子尘封的心镀上一层清辉,添上一份慰藉。

月色融入民族的情感。汉族的元宵节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那般耀眼夺目的情景应是在长安。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夜色如昼,花火齐燃的盛大热烈之景似乎也只能在月色下。而在大理,白族的少男少女于月下对歌定情,于是连带着这份记忆都揉了蜜似的柔情甜美;傣族姑娘曼妙的舞姿随着月光下的凤尾竹共同摇曳;抑或是湘西茶峒中纯真少女翠翠,沐浴在清辉月下,记忆中有赛龙舟的少年……太阳若是白日活泼喜乐的来源,月亮则是夜色中柔情缱绻的酿造者,那些民族文化的共同记忆也就这样在月下传承,一缕清辉荡荡悠悠延续至今亦未曾消退半分,却是历久而弥新。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而今月辉依旧,无论黄澄饱满,抑或是残缺凋零,它终能连接过去与当下,使人们从中窥见不同的记忆,进而生发属于自己的月下记忆,流传延续至时光深处。

2022-06-09 在校大学生 于晓凡 2 2 淮海晚报 content_184947.html 1 3 月下的记忆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