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健康天地

市中医院:冬病夏治需趁“热”

市中医院“三伏贴”时间表

■通讯员 张娣娣 申琳琳

本报讯 每年夏天,最热的莫过于“冬病夏治”。近日,市中医院针灸科主任、主任中医师刘永涛为大家普及“冬病夏治”相关知识。

生活中,有的人一到秋冬季节就容易生病,这是怎么回事?刘永涛介绍,每个人的体内都有一个“小太阳”——阳气,它是所有生命活动的原动力。阳气充足,人体就强壮;阳气不足,人就容易生病。夏季,多雨且炎热,三伏天气温更高。自然界阳气升发,人体阳气蒸腾于外,体内阳气空虚,为身体内部益气补阳提供了空间。此时,顺应自然,蓄积、充实阳气,能最大限度地祛风散寒,调节阴阳平衡。对于阳气不足、秋冬季节容易受寒邪侵袭的虚寒体质人群来说,此时正是补阳强身、“治未病”的好时机,“冬病夏治”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市中医院“冬病夏治”自6月21日开展以来,备受欢迎。该院举办的大型义诊活动,被省级媒体《江苏中医药》报道。那么,“冬病夏治”真的这么神奇?三伏天该如何养生?

“冬病夏治”是中国传统医学的一个重要特色治疗手段,是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理论,对一些在秋冬季节容易发生或复发、加重的疾病,在夏季缓和期进行扶正培本的治疗,从而提高机体抗病能力,达到冬春季节减少发作或减轻发作乃至不再发病的目的。

市中医院连续30年开展“冬病夏治”,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从组方到选穴,都由专家精心研制。方便、有效、配方种类多,是该院“冬病夏治”最大的特点。

中医认为,冬病主要指人体受寒气侵袭容易发作或加重的疾病,其有两大特点:一是平素阳虚体质,畏寒怕冷;二是疾病症状遇寒加重,主要包括反复感冒、支气管炎、哮喘、肺气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关节炎、鼻炎等中医辨证属阳虚为主或寒热错杂、以寒为主的患者,以及喜暖怕凉、遇冬怕冷、易生冻疮、慢性疲劳综合征等亚健康人群。

“冬病夏治”的方法除了人们熟知的穴位贴敷(即三伏贴),还有针刺、艾灸、推拿、刮痧、拔罐等。此外,食疗也很重要。夏季天气炎热,易伤阴液,应少吃辛辣刺激、肥甘厚味之品。“冬病夏治”期间,尽量少吃寒凉食物,以免耗伤阳气,多吃银耳、百合、山药、木耳等食物,能健脾益气养阴。

夏 至:6月21日—6月30日

夏至加强:7月1日—7月14日

初 伏:7月15日—7月24日

中 伏:7月25日—8月3日

中伏加强:8月4日—8月13日

末 伏:8月14日—8月23日

2024-07-10 1 1 淮安日报 content_251586.html 1 3 市中医院:冬病夏治需趁“热”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