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专版

黄码港产业园: 在交通强国建设中扬帆起航

■清江浦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沈成耀

2018年9月,黄码港被省政府定位为区域物流枢纽;2021年3月,黄码港顺岸式泊位正式开工。自此,黄码港全面起势,成为连接东西、贯通南北、通江达海的物流大通道,也是一座现代数智化内河港口。强港航、畅物流、“港产园”一体化,3年多来,清江浦区积极落实全省交通运输工作会议关于强化交通强国试点典型示范有关部署,围绕“依托黄码港,规划建设长三角北部食品加工和粮食仓储中心”目标定位,依托黄码港片区,持续发力、加快建设数智化物流产业,打造产业链、供应链、服务链“三链融合”的产业发展平台,推动“港产园”一体化融合发展。

乘“数”而上 助力智港加速建设

前推、侧移、微调、锁扣、定位……走进黄码港产业园码头作业区,只见数台红色的港机高耸,施工人员抢抓晴好天气有序开展挖入式港池门座式起重机、顺岸式自动化集装箱门式起重机等设备的安装调试工作。

“顺岸式集装箱无人值守门机及后方堆场场桥设备投入运营后,驾驶室里不需要操作员,港机所有指令都将来自后方港口数控中心。”淮安大成港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吴懿介绍,“我们的港机工将一改低头弯腰、爬高上梯的传统工作环境,只要坐在操作台前轻扶手臂,就可以实时开展集装箱装卸作业。正常情况下,3个小时完成一艘96个标箱的装船作业,效率比传统方式提升50%,港机工工作环境也会有大幅度改善。”

无人值守的集装箱岸桥和远程控制系统只是黄码港产业园打造数智化港口的一个缩影。去年以来,港口借鉴海港全自动化码头建设经验,结合京杭运河内河港口及特点,规划建设集5G、移动互联、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于一体的智慧港城云平台数据管理系统项目,打造一流设施、一流技术、一流管理、一流服务的“四个一”数字化协同工作场景,有效衔接货主与物流供应链上下游,实现信息互联互通,为产业园及社会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目前该项目被列入交通运输部、财政部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政策奖补范围。

“黄码港将固定吊改为移动吊,逐步购置新能源货运车辆,既降低了船舶位移安全风险,提高了装卸效率,也大大降低了碳排放等污染问题。”吴懿表示,通过设计优化和技术改造,黄码港将由传统的“人管”向“技管”转型,港口生产作业流程、统计、结算将全部实现可视化,项目完成后,黄码港将成为运河沿线一座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港口,成为“水运江苏”重要的典范。

“物”启新航 激活港航枢纽动能

采访中,记者梳理发现,降低物流成本、提高运输效率、推动绿色发展等成为建成后黄码港的高频词,为港口及产业园未来发展描绘了一幅宏伟蓝图。

“黄码港处于五河交汇、通货量最大的京杭大运河两淮段,通过黄码港内河枢纽港,货物可以直接通达江苏、山东、河南、安徽、上海,也是长三角北部海港、江港通往豫东、皖北等地区重要的水运物流节点。”淮安市港城产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薛磊说,天然的地理位置优势是打通物流供应链的重要一环,实现了国家、省、市发展规划落地,奠定了黄码港区域物流枢纽港地位。

作为京杭大运河主航道沿线单体最大的现代化内河港口,黄码港建成后将拥有2000吨级泊位13个、1000吨级杂货泊位16个,年设计通过能力1660万吨。“对于黄码港临港生产企业来说,一艘2000吨船,按货值1000万元计算,与宿迁、徐州港相比,每船货每天可以为生产企业节约财务融资成本1700元。”薛磊算了一笔账:船舶通过黄码港沿着运河到长江仅需3道船闸18小时,同比宿迁少4道船闸、比徐州少7道船闸,运输时间同比上述城市减少一半以上;黄码港后方产业与港口深度融合,与其他港口比,末端配送成本要降低40%左右。

依托内河航运的成本优势和运输优势,黄码港进一步发挥江海直达优势,加快构建公路通达、铁路进场、公铁水联运综合物流体系,满足企业“门到门”“一站式”服务的迫切需求,提高临港产业竞争优势。此外,聚焦“物流成本最低”目标,黄码港统筹省港口集团、中远海运、普洛斯等头部企业优势资源,积极打造数字化、智能化物流产业集群,与运满舱水运物流平台紧密合作,全力打造京杭大运河百亿级水上物流中心。

港“融”产园 强港蓝图方兴未艾

通过无人机拍摄到的画面记者看到,满载集装箱的货轮在京杭大运河淮安段来来往往,黄码港产业园1600多亩的地面上巨型吊桥林立,各种工程运输车辆来回穿梭,场面宏大。

“目前施工作业主要集中在港口和园区内的益海嘉里粮油稻谷深加工、苏粮淮安粮食仓储物流等项目。”黄码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周青龙介绍,坐拥独特区位优势的黄码港成功吸引益海嘉里、中储粮等重大项目入驻,全部建成后预期年产值达140亿元、税收2亿元,提供就业岗位1000个。

聚焦绿色食品产业,清江浦区围绕“港产联动”抓好企业招引和在建项目运营,益海嘉里、苏盐井神、省粮食集团等多家食品行业龙头相继入驻黄码港产业园,同步规划建设20万吨储能的中国供销粮油进境粮指定监管场地,不断补链、强链、延链,项目建设提速、产业落户加速。黄码港产业园得到市委市政府充分认可,并被授予2023年市重特大项目攻坚先进单位。

5月11日,淮安智慧物流港一期项目顺利通过竣工验收。据介绍,该项目作为黄码港的重要配套设施,投入使用后成为年吞吐量120万吨的水上转运中心,将加快黄码港产业园形成一批公路运输、水路运输、多式联运、仓储物流园、物流电商平台等数智物流企业,建设智慧物流供应链,打造“港产园”一体化发展的内河临港经济示范样板。

“我们将根据建立的产业链,推动形成以益海嘉里为主导的千亿级国家级食品产业和以黄码港为主导的物流仓储产业布局。”周青龙表示,将依托黄码港和智慧物流港基础设施,开展基于粮食、钢材、食品等大宗商品交易、集散、分拨服务,提供相应的人才培训、园区管理等增值服务,为入驻企业提供“一条龙”综合服务,实现“港产园”融合发展。

随着开展数智化港口、打造京杭大运河百亿级水上物流中心、加快实现“港产园”融合发展等目标出炉,一幅“港为园用、园以港兴、以港兴产”新画卷徐徐展开。

2024-06-24 1 1 淮安日报 content_250390.html 1 3 黄码港产业园: 在交通强国建设中扬帆起航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