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观点

建强五个方面支撑 推动产业集群发展

■龚 宇

市第八次党代会第三次会议提出,深化改革创新,必须聚焦发展定位,在建强支撑中争取更大主动。在攀高比强、跨越赶超的工作追求引领下,全市各项政策密集出台,全力建强先进制造业支撑、科技创新支撑、交通枢纽支撑、绿色生态支撑、营商环境支撑等五个方面支撑,展示淮安参与区域竞争和建设长三角北部现代化中心城市的新努力。

建强先进制造业支撑

培育产业转型“生力军”

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先进制造业发展方向,是产业转型升级的“生力军”,要集中资源、政策和力量,把“生力军”培育壮大成为“主力军”。

一是发展枢纽经济。积极发挥区域性枢纽优势,降低物流成本,加快要素集散,吸引聚集资金、人才、技术、信息等“流量”落户淮安,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配套能力。二是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努力构建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三是科技创新赋能。支持企业研发运用先进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推动传统制造业实现“凤凰涅槃”。四是绿色生态转型。坚持向绿色发展、低碳发展要空间,积极推进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淘汰落后产能,实现“腾笼换鸟”。

建强科技创新支撑

构建政产学研“新高地”

市第八次党代会第三次会议提出建设长三角北部重要产业科技创新高地的目标。建强科技创新支撑,关键是抓好创新型企业培育、重点产业核心技术攻关、重要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政产学研协同创新等重点工作,推动先进制造业集群又好又快发展,为淮安高质量跨越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一是强化政策衔接与联动。建立完善交流对接机制,支持地方政府、高校院所和企业联合组建产业技术协同创新联盟,推进创新成果转化、产业重大关键技术攻关、战略目标产品开发。二是聚焦打造创新平台载体。切实发挥淮安科教产业园“创新之核”作用,在创新平台载体运用实效上下功夫,进一步优化空间布局、产业布局,持续强化应用研发、企业孵育等功能,促进科技研发、成果转化、科技服务、总部经济等产业项目落户。三是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通过装备更新、技术升级、产品结构优化、要素重组、管理提升等方式,分类推进企业在现有基础上推动产品迭代、生产工艺升级,更好地赋能淮安经济发展。

建强交通枢纽支撑

开拓枢纽经济“新通道”

淮安拥有得天独厚的交通区位优势和历史悠久的枢纽经济基础。“十四五”期间,依托区位优势,全市大力推动“公、铁、水、空、管”等基础设施建设,交通现代化建设成果突出,并正以“枢纽新城”的新姿态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到“十四五”末,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特征显现、地位基本确立,在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上奋力跨越赶超,为全面建设长三角北部现代化中心城市提供有力支撑。

枢纽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会出现产业集聚现象,产业集聚及产业链的发展导致产业集群形成。有了交通枢纽,并不一定能带来枢纽经济,关键是能否具备强大的集聚功能。一些城市虽然抓住了交通基础设施显著改善的机遇,却仍然受到虹吸效应影响,成为各类要素“穿肠而过”的通道,交通枢纽没有发展成为经济枢纽。对于淮安而言,首先要加快硬件设施建设,积极发挥区域性枢纽优势。其次要注重软件环境的营造,构建良好的产业生态圈和产业发展格局,更好地实现协同衔接和聚合发展,提升产业整体规模和综合价值。

建强绿色生态支撑

打造世界美食“新坐标”

美食产业已成为展现城市竞争力的重要载体。当前,淮安绿色食品产业是在全省有位置的工业产业,已经具备了打造区域地标性产业集群条件。在规模化、集群化、高端化、绿色化引领下,全力打造千亿级中国食品名城。

第一,延续“淮扬”老味道,打响“淮”字新品牌。支持淮扬菜的传承与创新,评选一批名店,推动一批名特优产品进入工厂化生产阶段。壮大食品产业基础,在食品研发和预制菜推广上给予更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形成一批销售超亿元的食品龙头企业,将“淮”字品牌做大做强。第二,延伸食品产业链条,推动产业集群发展。以盱眙龙虾产业为例,要紧扣市场需求、创新工艺、延伸产业链条,形成集养殖、捕捞、加工、销售、冷链物流、电子商务加盟连锁、餐饮、科技研发为一体的全产业链模式,支持有条件的地区推进特色产业集群发展。第三,推动美食和文旅融合,提升品牌国际影响力。充分发挥高铁枢纽作用,合作开通“美食专列”“西游专列”等主题班列。提升品牌影响力,积极争取本土品牌和特色美食走进大型体育赛事和食品博览会,提升淮安食品产业的区域影响力和国际知名度。

建强营商环境支撑

招引产业集聚“领头雁”

树牢“项目为王、环境是金”工作导向,通过不断改进招商引资方式和优化营商环境,筑牢高质量跨越发展根基。

第一,在招引对象方面,变全面开花为重点突破。头部企业招引重点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头部产业的头部企业,要求产业规模大、技术领先、集聚带动作用强;二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头部企业,主要是有重大发展需求和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的企业。第二,在研判分析方面,变以点带面为综合立体。对项目的分析研判是项目招引成功与否的关键。一是企业在全球、全国的行业地位和市场占有率,二是投资主体背景和关联情况,三是近几年投入产出情况,四是研发创新能力,五是产业在全国布局情况,六是企业发展定位和发展战略。第三,在服务保障方面,变被动应对为主动靠前。一是扫清项目签约前的一切障碍,让干部的话企业家想去听、企业家的话干部听得懂,用最快的速度拿下项目。二是解决项目落地前的一切困难,把问题想在前、办法备在前、困难解决在前、手续办理在前。三是做好项目建设投产过程中的一切保障,打造更具竞争力的“四最”和101%优质营商环境。

(作者为江苏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省委党校基地特约研究员、淮阴区委党校讲师)

2024-01-11 1 1 淮安日报 content_237611.html 1 3 建强五个方面支撑 推动产业集群发展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