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 伟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分为十大门类,传统医药类非遗是其中一个重要门类。传统医药类非遗,是指中华传统医学发展史上形成的人体生命健康和疾病防治的理论和技能,包括中医理论、观察诊断方法、临床技术、中药炮制工艺以及与之相关的实物和场所等。淮安传统医药类非遗较为丰富。受到漕运等因素影响,淮安形成了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传统医药文化。特别是清代,淮安诞生了温病学集大成者、《温病条辨》作者吴鞠通,吸引了傅青主、徐大椿、黄元御等外地名医来淮行医或寓居,形成了在全国有较大影响的“山阳医派”。除了“山阳医派”、医家医著,淮安还有传统疗法、中药炮制工艺等丰富的中医药资源。
淮安对传统医药类非遗保护工作高度重视,从2007年起遴选非遗项目,做了许多抢救、收集、整理、研究、宣传和推广工作。截至今年10月,全市共有省级和市级传统医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24项(不包含扩展项目,下同)。其中,省级非遗2项,分别是阙氏膏药制作技艺(2011年)、骨康外敷药酒炮制技艺(2016年);市级非遗共有22项,包括宋氏骨科(2009年)、吴鞠通温病疗法(2010年)、王氏祖传乳糜疗法(2010年)、野马追止咳膏制作技艺(2011年)、沈氏关节炎传统叠丸疗法(2014年)、韩达哉养生茶制作技艺(2017年)等。
淮安传统医药类非遗保护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受到中医药发展大环境的影响,还存在保护不足、发展受困等问题。进一步加强传统医药类非遗的保护,在活化利用中更好地发挥其治病救人的价值,对于推动新时代中医药传承和创新发展、加快健康淮安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认为,应从七个方面着手,加强淮安市传统医药类非遗的保护:
第一,健全保护机制。一是招聘专业人才,配齐建强传统医药类非遗保护工作人才队伍。二是文物保护、卫健部门要参与到规划、建设、环评等工作中,确保传统医药类非遗得到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三是卫健委(中医药管理局)要对传统医药类非遗传承人给予系统培训。四是卫健委(中医药管理局)要对传统医药类非遗项目的合法权益加强制度性保护,搭建传统医药类非遗的保护、宣传、推广平台。五是切实加大财政扶持力度,确保传统医药类非遗保护工作的良性开展。不仅传统医药类非遗传承人应得到政府资助支持,学习非遗技艺的学徒应得到职业培训补贴经费,而且对非遗项目产业化也应给予扶持发展。
第二,开展活态保护。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生产性保护已经被证明是符合非遗自身特点及规律的重要保护方式。支持政府部门、非遗传承人、企业、金融资本合力将传统医药类非遗项目产业化,将其融入现代生活。当前,基于非遗的文化创意产业日益兴盛与发展,它们在创造新的文化风尚的同时,也为诸多传统医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带来一种新的生机和活力,需要政府支持其规模化发展,通过市场得到活态传承。
第三,及时发掘并抢救濒临失传的传统医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全市已开展传统医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工作,但是仍有一些传统医药类非遗项目散落在民间不被人知或知之甚少,一些非遗项目濒临失传。因此,要继续做好全市传统医药类非遗的普查工作,尤其是要加大对远离城镇的偏远乡村地区的普查力度,做到不漏一地、不漏一处。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引进专业技术人才,提高专业记录水平,拓展社会记录渠道。一旦发现濒危的传统医药类非遗项目,应做到快速上报并及时做好抢救性保护措施。对年满70周岁以上及不满70周岁但体弱多病的省级传统医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技艺,要启动抢救性记录工作,全面、真实、系统地记录代表性传承人掌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知识和精湛技艺,推动更多非药物中医诊疗技术列入市级、省级、国家级非遗名录。
第四,推进“中医非遗+旅游”融合发展。推动中医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是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十四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以及文化和旅游部印发的《关于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通知》的有力举措。融合方式宜采取“中医养生+中药种植+生态旅游”或者“中医养生+休闲养老+生态旅游”三产融合等方式。具体路径包括:(1)在大运河百里画廊的淮安船厂遗址公园、河下、龙首湾驿站、清江大闸口、马头、西顺河、蒋坝、老子山等节点,规划建设融旅游与中医非遗康养于一体的基地,设立一批传统医药类非遗保护工作坊,为市民举办健康养生专题讲座,让人们参与和体验中草药功效香囊制作、中医养生茶饮等活动,让非遗见人见物见生活。(2)依托白马湖国家湿地公园、铁山寺森林公园、天泉湖旅游度假区、老子山温泉度假区等,鼓励非遗传承单位或者传承人与旅游企业、养老机构合作,开展康养度假等活动。(3)把传统医药类非遗文化与漕运文化、红色文化、名人文化相结合,重点打造几条中医文化与旅游相结合的精品线路。
第五,做好品牌转化。全市传统医药类非遗项目要在原汁原味传承的基础上走向品牌化,以其独特的非遗标识增加非遗附加值。学习北京同仁堂的做法,打造融健康饮食、医馆、沉浸体验、休闲社交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健康空间,努力贴近消费者,真正将老字号融入民众生活,吸引更多居民加入健康养生行列,促进健康淮安建设。
第六,加强场地建设和宣传推广。积极挖掘淮安本地的中医药非遗文化,在文庙、河下古镇等运河沿线提供就诊场所或非遗集中传习所。在宣传非遗文化、建设非遗馆、展示非遗魅力时,将中医药项目考虑进去,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接触中医药文化,精准对接广大人民群众的中医就诊需求。构建专门的“互联网+中医药/膏”消费平台。只有让中医非遗走进群众生活,才能得到更好的保护,要积极引导各级非遗传承人扎根社区医院开设社区传承工作室。鼓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室等主动引入非遗项目,打造一批基层传统医药类非遗“样板间”、工作坊,力争扩大传统医药类非遗在社区、乡村的普及面。
第七,大力推进传统医药类非遗进校园。随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有序推进,非遗进校园越来越成为国民关注的重要内容。现下,不少地方都在积极推进传统医药类非遗进校园,将传统医药类非遗不断融入学校培养体系。传统医药文化内涵丰富,涉及医学、哲学、文学、历史等内容,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不论是医药卫生价值,还是历史文化价值,都值得“进校园”,以增强青少年的传统医药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对于中小学生来说,将传统医药融入学校教育体系,应以普及型教育为主,让他们了解中华传统医学的博大精深,体悟传统医药治未病的魅力,培养其健康理念与生活方式。可以动员学生们参与到传统医药类非遗的专项保护与推广行列中,让其从被动接受传统医药文化知识到主动参与传统医药文化传播,成为自己以及家人的健康“守门人”。
(作者为淮阴师范学院教授、淮安市大运河保护与利用研究基地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