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 娟 周海生
县域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是决定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县域经济发展,强调“要把县域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切入点,推进空间布局、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等县域统筹,把城乡关系摆布好处理好,一体设计、一并推进”。今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期间对江苏提出“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的重大要求。江苏省委十四届四次全会提出要“奋力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市委八届六次全会以“县域经济突破”为切入点,聚焦在现代化新征程上更好展示“把周总理的家乡建设好”的“象征意义”。我市聚力突破“中国式现代化淮安新实践”这个重大课题,需要重点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坚定主攻工业
产业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柱,县域经济的壮大必须以产业发展作为主引擎,要从根本上转变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坚定主攻工业。
招商引资“壮底盘”。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充分发挥招商引资主力军作用,解决县域经济不大、底盘不牢问题。要建强招引力量,打造极强招商引资队伍;要提高招引质效,既要招引“顶天立地”项目,也要招引适合本地的“专精特新”项目,同时把好项目环境保护关、质量安全关、投资效益关;要优化招引机制,市级统筹、县区联动,形成快速反应、集团作战的招商格局。
产业发展“筑根本”。在全市“7+3”先进制造业集群的基础上,立足县域发展实际和自身资源禀赋,打造具有竞争力、标识度的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同时要持续壮大市场主体,激发民营企业创新创业活力。要深入推进科技创新,深化驻淮高校基础研究,强化成果转化,推动县域经济加快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依据县区自身资源和优势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并形成一定规模的产业集群。
营商环境“做特优”。好的营商环境是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要将淮安市县域的营商环境做特做优。要牢牢把握优质县域营商环境打造的方向,着力破难点、通堵点、消痛点,着力加强市场监管,促进政府与民营企业深入合作。要提升应急反应能力和服务质量,给企业和游客实实在在的安全感和归属感,提升企业来淮投资意愿和游客消费意愿。
强化要素支撑
淮安县域经济高质量跨越发展当务之急是聚力破解资金、人口、土地等生产要素不足或者缺位难题,推动要素市场化改革。
资源要素要统筹。坚持“资源要素跟着项目走”,强化关键要素市级统筹调度,提高土地、空间等传统要素利用率,优化审批要素,全力服务项目招引,同时强化资金、人才等方面要素供给,实现城乡要素资源的自由流动。
新型城镇提品质。以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为统领,强化全市域全要素统筹,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打通城乡要素双向流动通道,提高县城承载能力,同时放大绿色生态优势,提升生活品质。
改革开放释动能。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得以深化。要以改革开放增强内生动力,充分挖掘县域全要素资源,增创更多县域发展新优势。
乡村振兴补短板。村和社区是县域最基本的单元,也是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木桶短板”。要按照乡村振兴的要求,突出乡村产业振兴,提升强村富民质效;盘活县域农村要素资源,激活农村自我发展能力,激发城乡融合发展的内生动力。
市场改革是关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破除妨碍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的制度壁垒,促进发展要素、各类服务更多下乡。推进要素市场化改革,聚焦“人”“地”“钱”等核心要素,以县为纽带推动城乡要素双向自由流动。要适应数字经济发展趋势,推动数据、信息技术等新型生产要素加快向县域下沉,依托新基建赋能县域经济。通过加大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制度与政策供给力度,不断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投资环境、生态环境、市场环境、法治环境优化,为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提供基础支撑和保障。
练就过硬本领
强化组织领导,造浓县域发展氛围。要建强“一线指挥部”,发挥县区党政主要领导“关键少数”作用,集中精力在县域发展特别是县域经济突破上谋思路、找出路、蹚新路。要做优“政策支持库”,紧盯上级政策导向、投资方向和县区发展需要,使政策、资金、资源流向发展态势好、速度快、质量高的县区。同时,用好“考核指挥棒”,制定完善县域发展具体考核方案,科学设置考核指标和评价标准,强化结果运用,以鲜明导向激励广大干部主动投身县域发展。
全面从严治党,强化思想政治保障。要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上取得实效。围绕构建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堡垒。同时,要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
全面激发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热情,锻造基层组织韧性。基层一线是贯彻落实市委部署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前沿指挥所”,要选配政治素质过硬、专业技能够格、群众感情深厚的干部。要发扬“四敢”精神,在“选育管用”中建强干部队伍。要强化正确用人导向,根据工作需要和队伍建设实际,把好干部选出来、用起来,让有为者有位、吃苦者吃香、实干者实惠。
(作者分别为市委党校法政教研部副主任、讲师,市委党校市情研究中心主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