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淮安市救助管理站到宿迁市皂河镇王圩村,一百多公里的路,并不算遥远。但对走失人员张浩(化名)来说,这段路他却走了十六年。走失时,他还是刚刚读完高中的少年,如今再回家,早已不是当年那个年轻的脸庞,可即使如此,当张浩从车上被搀下,在村口等候的家人还是一眼就认出了他,“是他,是他!终于找到了!”张浩的家人喜极而泣,每个人的眼里满是相逢的喜悦与久别的泪水。
■融媒体记者 王磊 通讯员 崔士云 张春祥
“张浩是我们救助管理站今年第28个找到家人的无名氏。”市救助管理站甄别科科长姚玉能感慨道,在这28个无名氏的背后,有着常人难以想象的辛苦付出。姚玉能的记忆被拉回到14年前,张浩独自流浪至淮安晕倒在路边,幸被好心路人发现报了警,随后张浩被民警送到了市救助管理站。刚送来的时候,张浩精神状态很不好,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只好先将他送至医院接受治疗。
在医院治疗期间,救助管理站一直没有放弃为张浩寻找家人。“我们通过公安人脸识别、DNA比对、寻亲网等,什么方法都试了,始终一无所获,最后的希望只能回到张浩本人的身上。”姚玉能说,十几年来,他们每次去找张浩问询,不管问什么,张浩就是不说话,直到今年,张浩经过治疗有了明显的好转,姚玉能才和他真正说上第一句话。本以为终于迎来了转机,可在张浩张口的那一刻,瞬间浇灭了所有人的希望,没有一个人能听懂张浩说的是什么。姚玉能没有放弃,“只要张嘴就好办,多问问总能得到一些有用的信息。”就这样,姚玉能每次去医院都会和张浩聊上很久,熟识之后,张浩越来越愿意与其交流,可是他的语言依然表达不清,但细心的姚玉能还是从中听出了张浩的宿迁口音。“听出宿迁口音,就基本能确定他是宿迁人,这是我们十几年来得到的第一个有用信息。”姚玉能说。
后来在一次问询过程中,姚玉能无意中发现,张浩竟在纸上写写画画,“虽然写得很潦草,但能看出来写的是汉字,字还能一个一个写成一排。当时就有了一个想法,既然说不出来,何不试试让他写出来?”于是,在之后的每一次问询中,姚玉能都会给张浩带一张纸和一支笔。就这样十几次问询下来,厚厚的一沓白纸上写了上百个地名和人名,如何从这些地名和人名中筛选出正确答案,成了姚玉能每天的工作。
凭借着多年的寻亲经验,姚玉能从上百个地名中最终整理出数十个地名,随后联系当地派出所,将整理出张浩所写的人名发了过去,请对方帮忙查找当地是否有这些人。经过几个月的努力,终于有了收获,宿迁市皂河镇王圩村张明(化名)家中最小的弟弟在16年前走失,皂河、王圩、张明等信息都和张浩写的对上了,当姚玉能将张浩的照片发给对方辨认,张明一眼就认出照片里的人就是他走失的弟弟。
11月10日早晨,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给张浩换了身新衣服,还贴心地将他的衣物和日常需要吃的药打包好,带着张浩奔向那个他离开了16年的家。
当市救助管理站的救助车开进皂河镇王圩村,张浩的家人都来到村口迎接。张明说,他们家兄弟四个,张浩是最小的弟弟,小时候弟弟也和正常人一样,就是在高二的时候生了一场病,之后越来越严重,精神也出现了问题。十六年前,弟弟走失的时候父母都还健在,可如今两位老人已相继去世,“我们找了他16年,父母在临终前还惦记着这个最小的儿子,叮嘱我们一定要找到他。现在弟弟终于回来了,父母却已经不在了。”张明说着眼眶泛起了红。
一家人终于在十六年后,在家门口拍下了一张完整的全家福。临别时,张明代表家人给淮安市救助管理站送上一面锦旗,锦旗上写着“兄弟失散愁多年 终得团聚谢党恩”。
张浩与家人团圆的故事,只是市救助管理站大爱寻亲的一个小小缩影。面对一个个好不容易得到的碎片化信息,他们“抽丝剥茧”,从一个个细微的地方发现蛛丝马迹,为无数流浪走失人员寻找到温暖的回家路。寻亲之路,走得很艰难,但他们用大爱之心,始终坚持,从未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