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人问我生活中有什么一技之长?我一定不无自豪地说:“包粽子!”
我的家乡苏北平原流传着端午节喝雄黄酒、吃粽子、儿童戴五彩丝线的习俗,而老人们常常说起粽子是为了纪念楚国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的故事。传说只是传说,我幼小的心灵只记挂着甜甜的粽子。后来,当学习知识赋予了我的思想灵魂后,我对粽子才生出更深一层的情感。
据了解,粽子最早大概见于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将之解释为“芦叶裹米也”。芦苇得名于《本草纲目》。在古代,芦苇有一个更好听的名字叫“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想想都是美好的画面。而《本草纲目》将之称为“芦苇”,后世也采用了此种叫法。我的家乡是个鱼米之乡,水系发达,随处可见池塘沟渠,滋生的芦苇沿着河边迎风摇曳。春天里芦苇长出新叶,用新鲜的芦苇叶包裹的糯米粽清香软糯,还可以根据口味的喜好,在糯米里加入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等各种食材,就更美味了。
儿时,每到端午节前夕,整条老街弥漫着芦叶的香气。母亲也会准备好食材,请来邻居家的老奶奶帮忙包粽子。我的任务就是搬条小板凳打下手,把包粽子所需的麻线剪成一定的长度。当老奶奶把手中装进红豆和糯米的粽叶包裹成型时,我就要飞快地递一根麻线给她,看她嘴里咬着麻线的一头,另一头在粽叶身上紧紧地绕两圈,然后打结交给我,我再用剪刀剪去多余的叶子,这样,一个漂亮的粽子就完成了。
每每看着诱人的粽子,我总有一种想学的冲动。有一天,看到老奶奶正在巷口用她那一双饱经风霜的手包粽子,我和表姐凑了过去,相约一起学习。功夫不负有心人,粽子在我们的手中逐渐有了形状,由丑变美。
第二天,我和表姐趁着晨雾打来粽叶,央求母亲买来包粽子的糯米和蜜饯,两个人一起动手包蜜饯粽子,当看到有模有样的粽子成形时,心里乐开了花。接着,将粽子放在锅里,放水淹没到粽子的位置,开始蒸煮,由大火到小火,我俩忙得不亦乐乎。当从水里拎出煮熟的粽子时,却发现有的粽子边角由于没有处理好有米粒溢出,影响美观,我俩就抢着吃没包好的粽子,把好的给家人吃。当大家夸赞我俩手巧时,小小的虚荣心得到极大的满足。
多年后,表姐对我说起这件事时,我们相视而笑,为那时的无邪天真!
离端午节还有一段时间时,母亲总是早早地把粽叶和各种食材买好。然后,父亲电话通知我,让我周末回家包粽子。有时我嫌包七八十个粽子太耗费时间,母亲却说,谁让你包的粽子又好看又好吃呢,她送些给邻居尝尝。看着母亲一脸骄傲的神情,我瞬间明白:儿女们的一点点长处都是母亲眼里的光!
父亲是个比较有个性的人,和母亲经常会为一些事情起争执,但俩人在大是大非面前却是出奇的一致。记得有一年端午节刚过,父亲看到流浪到此的姐弟俩,得知因后妈对他们不好离家出走的原因后,他一边让母亲安排姐弟俩在家吃住,一边请派出所根据提供的线索找寻其家人。后来,当姐弟俩的父亲赶到我家时,姐姐扑在父亲的怀里痛哭不愿离去。姐姐一手拎着母亲送的粽子、一手拉着弟弟的手一步三回头的场景至今在我的脑海里浮现……
女儿上大学时吃着我寄去的豆沙粽和肉粽,说舍友都夸比外面超市买的好吃,等她放假回家也要向我学习包粽子。看着跃跃欲试的女儿,我顿生欣慰,终于可以传承手艺了!
粽谐音“中”,不知从何时开始,有了另一层寓意。家有考生的都会备一份粽子,希望考生能金榜题名!于是粽子成为高考前的香饽饽,为考生包粽子则成为我的又一项任务。
如今,包粽子是我喜欢做的事情。我曾对母亲的埋怨也早已化为理解,并希望自己成为像父亲母亲那样的人,让一片一片的粽叶,包裹着绵绵的祝福,传递到亲人和朋友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