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淮周刊

寻找 涧河记忆

在苏北灌溉总渠淮安区石塘处,湍急的河水急速地流进涧河涵洞进水口,穿过堆下的洞槽,涌入30—50米宽、40多公里长的古老涧河,然后流进马家荡、绿草荡、射阳湖等湖荡。多年研究大运河历史、九十岁高龄的文史专家何杰先生说,关注运河文化不能忘记涧河。

于是,我去寻访涧河,寻找涧河记忆……

■特约撰稿 徐怀庚 文/图

●涧河曾为大运河的邗沟北段

今年立秋之后,我寻访涧河,车到涧河涵洞处右拐下苏北灌溉总渠大堤,走上淮流线公路,两旁树木葱绿,路内侧是一幢幢两三层漂亮农家小楼耸立在绿荫丛中,成片成片的水稻随风飘曳,路外侧便是水流急行的涧河。

关于涧河,有关资料是这么记载的——《清一统志·淮安府一》:“在府城东门外,上流自运河灌城中市河,出东门直达射阳湖。旧为盐城运河。”《淮安运河文化志》:“相传系吴王夫差于公元前486年所开邗沟北段,南宋重开,名菊花沟。”

邗沟是大运河开凿最早的一段,系周敬王三十四年(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为北上进攻齐国而开挖。初期路线,由今扬州市长江边向东北经武广湖(即邵伯湖)、沙湖、樊良湖(原为高邮湖湖群中的一个湖泊,即界首湖)至今界首附近,转东北入今宝应县境经博支湖、射阳湖入今淮安境,由夹耶(为涧河故道)向西北至淮安城东南,绕过城南、城西转向东,穿联城折北至新城(当时无城,以上系按后期地理位置而言)末口与淮河相接(当时淮河流经淮城北侧)。邗沟入淮口高于淮河,为防沟水尽泄入淮,筑北辰堰(也称北神堰)与淮河相隔(有说当时淮水高于沟水,筑堰系为免淮水倒灌邗沟)。这条河道,史称邗沟东道,亦称中渎水。

邗沟为唯一沟通江淮的航道,东汉末期即用于漕运。随着经济重心的转移,东南成为主要粮赋基地,邗沟成为全国漕运的动脉。邗沟东道辽远,湖中行船,又多风浪险阻,经过三次裁弯取直,形成邗沟西道。汉初,吴王濞循东道线路过界首,切开樊良湖、白马湖间旱段,由白马湖至黄浦,由黄浦溪入射阳湖再循东道路线至淮安末口。邗沟西道虽顺直,但黄浦以北,多系人工开挖,河身浅窄,水位无保证,枯水时期仍需由东道行驶,东、西道长期并存。有研究邗沟历史的专家说,邗沟东道至南宋时期行船才逐渐减少,南宋诗人杨万里《顺风射阳湖》诗中,所记行程系经行邗沟东道。由此说来,涧河全段作为大运河的邗沟北段,发挥了1600多年的作用,即使后来运河改道,还沿用了涧河的部分河段,直到末口功用的结束。可见,涧河在大运河历史上的重要地位。那时的涧河有百里之长,而整个邗沟东道全程约380里。

《淮安市志》载:“北宋是古代漕运的旺盛时期。太平兴国元年到至道元年,岁漕300万石,至道三年以后,经里运河北运的漕粮年达600万石,有时高达800万石。北宋时,盐运量也相当庞大。淮安年外销盐数十万引(每引约100公斤)……除漕粮、盐产以外,经由淮安北运的物资如茶叶、丝绸、布匹、海货、瓷器、漆器、药材等。”这样说来,涧河作为邗沟的最北端,它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淮安沟通盐阜的重要运道

记得1967年的夏天,我正好放暑假在我家船上,我家的船和其他家的15条船,接到淮安县木船队的指令,要进入苏北灌溉总渠装运护坡石。我家的船在父母的撑行下,从马家荡入涧河,来到涧河涵洞出水口东侧,翻堆进入苏北灌溉总渠……

后来,我阅读《1949年淮安县水系图》,知道涧河从淮安城向东南延伸,直至射阳湖。1952年,涧河在今朱桥镇石塘北首被苏北灌溉总渠分隔成南、北两涧河。南涧河,由朱桥镇石塘至流均镇头桥入马家荡,全长42公里,现在还全程通水。北涧河,大部分已改为圩内沟渠或平毁,不成水系。

史料记载,涧河不仅是邗沟的重要河段,而且还是淮安“民田赖以灌溉,兼泄城中积水”之河。历史上的淮安城,由旧城、新城,通过夹城联结而成,三城并联,构造独特。淮安城内的河渠旧有两条:一条叫市河,一条叫文渠,现今通称文渠,是贯穿旧城、新城、夹城的城内河流。原分别由西水关矶心闸(在西门大桥南)、兴文上闸(在南角楼之南)、解阜洞(在河下西北罗柳河)引运河水入城,形成“巽亥合秀”之局。出水一从新城东入涧河,二从巽关经龙光闸入涧河。

《明天启淮安府志》卷三《舆地志·山川》载:“涧河,治东南,上泄三城潴水,下通滨海舟楫,岁久湮淤。巨工不易举,黄流一泛,沙漫平陆。督抚王公宗沐乃环城筑长堤,长数十里,黄流不复入,而三城内涝水不可泄,乃浚涧河,长三十里,东通射阳,建闸河澨,备蓄泄,及委人守之。”从中可知,因督抚王宗沐修筑环城长堤,阻碍三城积水的排泄,故疏浚涧河,涧河对泄三城之水发挥了重要作用。

涧河又是淮安沟通盐阜地区的重要运道。清康熙年间,冯景在《上总漕徐公开涧河书》中,叙述了涧河是淮安三城泄水的主要通道外,还指出:“犹闻长老言,畴昔涧河通时,米薪百货,辐辏东关之外,道便而民利。兴文闸不闭,故阖闾血脉通而生计盛,则是河之所系。”

●经受过车桥战役的洗礼

开国大将、车桥战役全面组织指挥者粟裕在《对车桥战役的回忆》中说:“车桥坐落在涧河(又名菊花沟)两岸,东西2华里,南北1.5华里,河道上有5座桥梁,俯瞰全镇,形如‘車’字,故以得名。”车桥战役时为新四军一师副师长、一旅旅长兼政委的叶飞在《华中敌后抗战史上的光辉一页——苏中车桥战役》文中说:“车桥西北的打援地点选择在芦家滩一带,南岸东西涧河,宽20余米,流水湍急,河岸险陡,不可徒涉。”

翻阅《车桥战役示意图》会发现,当年的车桥战役,就是在涧河线上从固庄镇至泾口镇几十里的涧河两岸进行的,许多兵员、武器和后勤补给物资也是通过涧河运到前线的。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的《车桥战役纪念文集》中,无论是车桥战役指战员回忆文章,还是车桥战役研究文稿,都有多处提到涧河。

我父亲生前也曾多次说过,车桥战役那年,他在家乡流均溪南村抗日组织的带领下,随他父亲和乡亲们,曾用船从涧河运送新四军和后勤补给物资到前线。

2022-09-10 2 2 淮海晚报 content_193949.html 1 3 寻找 涧河记忆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