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淮安风情

口/述/历/史

从报恩寺到肖嘴小学

易少敏

盱眙县鲍集镇小南庄周边地区十里八乡耄耋之年的老人大都知道,村庄西边二里左右的高岭上,曾有一座闻名遐迩、规模宏大的古寺──报恩寺。从寺名,可约略知道它的含义和建者的意图。后来,我知晓是大明王朝开朝皇帝朱元璋为报恩一名村妇而修建的:战乱中,村妇为哺乳婴儿的朱元璋而献出年轻生命。我的祖父曾见过那灰砖小瓦、古香古色、金碧辉煌的寺院:一个院落,前后两排较大的房舍,两侧的小屋为辅助用房,总体布局类似于北方的四合院;20多间房屋,正殿在后排正中,坐北朝南,位于高岭处,十分显眼,十里远都可看见。鼎盛时期,方圆百里数十个村落的黎民百姓、达官贵人都到这里敬香供佛、顶礼膜拜、祈福平安,寺院里整天香烟缭绕、钟声悠扬,一派热闹景象,如集市一般。

由于旧时淮河逢大雨必遭水灾,水患不断,寺院虽在高岭,但周围地势低洼,又较为偏僻,为便于人们常年祈祷敬佛,所以在清朝中后期,报恩寺便迁移至我老家小南庄后面约一里路远的一个叫张岗的村庄上,建有主屋五间,供有佛像。1946年起,寺院兼为村委会会议室,但烧香敬佛没有终止,香火一直延续至1949年。后来,庙里的僧人出走,寺庙荒废。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当家作主,经过两三年的治理和生产的发展,家乡社会治安逐渐稳定,社会秩序好转,百姓安居乐业,生活也有了较大的改善,一些村民子女开始上学读书,这座荒废的寺庙被改建成小学——唐庄小学(现名肖嘴小学),笔者小学阶段就读于该校。

2022-08-28 口/述/历/史 2 2 淮海晚报 content_192698.html 1 3 从报恩寺到肖嘴小学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