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向平
刘鹗出生镇江,寄籍淮安,潜心创作了小说《老残游记》。《老残游记》是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流传甚广。以一位走方郎中老残的游历为主线,对社会矛盾深度挖掘,尤其是他在书中描写了一些酷吏的形象,指出有时清官的昏庸并不比贪官好多少。这一点对清廷官场的批判是切中时弊、独具慧眼的,其描写技术受到胡适盛赞。“前有曹雪芹,后有刘铁云。”这句话是著名红学家周汝昌对《老残游记》和刘鹗的高度评价,凸显其文学地位。刘鹗不仅在文学上取得重大成就,在医学、水利、算术、音律、文物收藏等方面也颇有建树。刘鹗的一生可以说是传奇的一生,他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浸透了一个文化人的睿智和心血。
淮安刘鹗故居位于淮安区勺湖东南的西长街312号。故居大门朝西,大门匾额“刘鹗故居”为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所书。走进故居,只见房屋梁柱为木结构,外墙和围墙为青砖青灰砌建,内侧为白粉墙,围墙配以小青瓦花窗,屋面墙头、封头、屋脊用的是小青瓦。屋南墙配以木格花窗,室内为方砖或仿方砖地面;室外天井地面以片石拼砌,道路以小青砖或片石铺就;正厅前面辟一荷花池,池周以湖石装点。整个院内配以竹、梅、松柏、石榴、芭蕉和月季、芍药、牡丹等四季花木。
故居有东西两庭院。西院只有二进半,进门后面南三间堂屋陈列着刘氏世系图,刘鹗曾祖父母、祖父母的画像,刘鹗与其兄刘滑清的合影和刘鹗的部分手稿、日记。橱内陈列着刘鹗曾经用过的木琴以及各式版本的《老残游记》。朝西有两间平房,刘鹗手书“抱残守缺斋”匾额高悬檐下,其笔迹刚劲有力;院内有一正屋,里面陈列着刘鹗的半身大理石雕塑。雕塑后面悬挂着松柏山水画,两边的对联为:“岭树横隐云作叶,山泉挂壁石生苔。”
东院面南为厅堂,即“画杉大厅”,是当年刘成忠父子待客会友的地方,厅堂内正中悬挂着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江苏省文史馆馆员、淮安人朱寿友题写的“画杉大厅”匾额,下面是刘鹗的全身画像,在画像两侧有两副称赞刘鹗的楹联。左右山墙布有12幅图画,形象地描绘了刘鹗一生的经历。
现在的刘鹗故居只有11间房屋,而原先的刘鹗故居是一个拥有140余间配套房屋组成的大宅院。淮安的许多文人名士对刘鹗故居作了精彩描写。原先的刘鹗宅院,正宅的大门对面,竖有一座大影壁,正中上方有一长方形的小匾,书有“凝祥”二字。正宅大门两边的墙,用水磨青砖、白灰嵌缝砌成。两扇黑大门,大门槛是一大块青石做的,比较高;对着大门是六扇白色屏门。在它的上方悬着一块书有“太史第”三个大字的金匾,笔力雄浑,是味青公的手迹。左边白屏门上贴有一张书有“丹徒刘寓”四个字的红纸。过道上空天花板中间吊着一盏门灯,两边耳墙的下方两旁各放一条大门凳。紧靠大门的一间是门房,往西三间是轿厅。中间是个大院子,地面是用方麻石铺的。院子里,正厅门口左右是一对白矾石飞出来的石鼓,上有三只狮子盘一个石球的浮雕,两扇黑漆门上各装一副铜环。
宅院内有画杉大厅。重檐飞甍,青砖黛瓦,兽头滴水,山墙檐口各有砖雕。厅内向南的一面是18扇高大长格扇,门槛较高,前卷后屏。中间竖的柁梁绘有彩色图案,特别引人注目的是正中大梁上挂着三个红漆描金的诰封盒子。画杉大厅后面的院子,东北和西南角各有一个小花圃,分别长了几棵美人蕉和一片凤尾竹。宅内有堂屋大楼,其中间是院子,由两层台阶进入走廊;正中八扇长格,东西两头房上部都是吊窗,中部是固定的三整张大玻璃窗,下部是窗台。东窗外有棵垂丝海棠,高达丈余,真可谓“三月花开满树红,霞光夕照云雾中”。树旁还有“风吹不响铃儿草,雨打无声鼓子花”条幅点缀其间。从东角门进去,便是花园。进入角门,便出现一条长廊,它是沿着坐西朝东五间水榭的外边延伸。
刘鹗宅院具有江南园林特色。这些,我们还可从《老残游记》中进行了解。“老残却一径拉到淮安城内。你道他亲戚是谁?原来就是老残的姊丈……住在淮安城内的勺湖边上……却说老残的家,本也寄居在他姊丈的东面,也是一个花园的样子。进了角门有大荷花池,池子北面是所船房,名曰‘海渡杯’。池子东面也是个船房——面前一棵紫藤,三月开花,半城都香——名曰‘银汉浮槎’;池子西面是一派五间的水榭,名曰‘秋梦轩’。海渡杯北面,有一堂太湖石,三间蝴蝶厅,厅后便是他的家眷住了。老残平常便住在秋梦轩里面,无事时,或在海渡杯里着棋,或在银汉浮槎里垂钓,倒也安闲自在。”“这勺湖不过城内西北角一个湖,风景倒十分可爱。湖中有个大悲阁,四面皆水;南面一道板桥有数十丈长,红栏围护;湖西便是城墙。城外帆樯林立,往来不断。到了薄暮时候,女墙上露出一角风帆,挂着通红的夕阳,煞是入画。”
通过阅读《老残游记》的这段描写,人们对刘鹗故居会有更加深刻的了解,会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自刘鹗父亲子恕公死后,刘鹗本人又于1908年6月因所谓叛国罪而被当时的两江总督拘捕,并流放新疆伊犁,刘家很快就开始衰败了。宅院有的卖给别姓,有的逐渐倒塌。20世纪70年代刘鹗长子宽广死后,刘鹗故居的残房就由淮安房产公司代管了。随着改革开放,淮安市(现为淮安区)政府于1987年整修了存留的11间房屋,也就是现在的刘鹗故居。从现修复的刘鹗故居,可窥见刘鹗故居当年的风采。
刘鹗故居,是晚清具有代表性的豪门大宅,具有江南的园林风格,在淮安城是屈指可数的私家宅院,代表了当时淮安的建筑文明。它的衰败,见证了刘鹗在仕途上的没落。然而,刘鹗在文学上的成就和治水等其他方面的成就,却经久不衰,远远超出人们对刘鹗宅院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