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淮安风情

运河上的水泥船

■申卫华

说起水泥,本是一种建筑材料,用于筑路架桥、建高楼、垒大厦。可打开运河运输的史册,这水泥用于造船,是运河人没有想到的。水泥船当年不仅落户在了千里运河之上,还出现过千舟竞发、风起云涌的景象。

在人们的记忆和印象中,大运河的运输船舶,本该是木制铁打。古代的运河漕运,通常是木船行舟;而如今的运河运输,则以铁(钢)船为先。至于水泥船的登堂入室,得从20世纪的50—60年代说起。

如果追溯用水泥建造船舶的历史,还真是咱江苏的发明创造。1959年1月,全国第一艘钢丝网水泥船,在无锡造船厂诞生。同年5月试航成功,并在全省批量生产。

淮安水泥船的历史,是从1963年开始的。当年的1月1日,地处大闸口新成立的淮阴航运分局,在接受原镇江专区轮船运输公司移交的船舶中,就有两艘120吨的水泥船,这可是淮安运河水域最早落户的水泥船。而在这之后,又陆续增加到24艘。

水泥船既有它的优点,也有它的不足。优点是计划经济时期在钢铁、木材紧张的历史背景下,用水泥替代,则弥补了造船原材料的不足。另外,采用钢丝网加水泥造出的船舶,具有一定的强度和弹性,不仅建造中无须模具,而且工艺简单,价格低廉。

咱淮安真正建造水泥船的历史,得追溯到1972年的下半年。至1973年底,在短短的一年多时间,就建造出两艘水泥拖轮,编号为江苏318和江苏350号。同时,还相继建造了7艘60吨级的水泥驳船。

然而,随着改革开放后苏北运河大批量水泥船的投入运营,其显露出的缺点和弊端,也不言而喻。首先是水泥船的工艺水平粗糙、不稳定,造出的船舶由于没有国家标准,其质量参差不齐。加之在航行性能方面,水泥船远不如钢质船的刚性和塑性,没有木质船的柔性和韧性,而且如同鸡蛋壳怕碰易损。所以,在运河运输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不得不被现代化的各种船舶所淘汰。

20世纪的80年代开始,在苏北运河曾风起云涌的挂桨机船,大多为水泥制成,小的二三十吨,大的一两百吨。由于简单易造,在苏北里下河地区的高邮、宝应、兴化、江都、盐阜地区,以及我们淮阴地区的淮安县,以盛产挂桨机船出名。

如果知晓水泥预制板的做法,挂桨机船的工艺流程,基本与其相当。先用细钢筋焊成船的龙骨,加上铁丝网,然后浇上水泥,晾干后,船舶就大功告成。接下来就是木工在成形的水泥船上打成隔断和顶棚,再让机工装上一匹的柴油机,连接舵杆和螺旋桨,挂桨机船就可以出厂下水。那年月,一条挂桨机船的制造工艺流程,只相当于制造木船和铁船的十分之一,甚至更少。再加上价格低廉,所以短短几年,挂桨机船就成为苏北运河上与各种正规船舶两分天下的运输“主力”。

现如今,在千里大运河上,已经寻觅不到水泥船的身影,但它曾给运河两岸人民的贡献,应该载入运河运输的史册。

2022-05-22 2 2 淮海晚报 content_183407.html 1 3 运河上的水泥船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