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记者 潘梦洁 李昱含
刘志钧 徐天魁
通 讯 员 徐爱民 张景国
孙银凤
在河下古镇众多小巷中,藏着一条不起眼的小巷——打铜巷。它南起竹巷街,北到估衣街。这里虽没有宽阔的路面、熙攘的人群,但小巷斑驳的青砖墙面,诉说着历史的沧桑。小巷的石板路蜿蜒伸展,像岁月的脉络,记录着打铜巷的过往与今朝。
打铜巷是记录着历史真实写照的小巷。邗沟开凿以后,古淮河南岸的北辰堰成为重要通道。宋代在河下开凿了满浦闸,后改为满浦坝,在闸坝旁逐渐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集市。明永乐十三年,陈瑄开凿清江浦,运道改由城西。陈瑄还在河下以西至清江浦之间设立船厂,专门打造漕船。由于河下紧邻造船厂,因此逐渐发展为造船原材料的加工与集散中心。打铜巷便因专门从事铜制品打造与交易而得名。
明清之际,随着盐业制度改革,盐商巨贾、文人墨客、退隐的仕宦纷纷进驻打铜巷,打铜巷中诵读之声一时盖过了叮叮当当的捶打铜器的声音。歙县吴氏号称“门第清华”,嘉靖年间迁居淮安,是寄居淮安的徽商大族,吴宁谔、吴宁谧、吴玉鎔、吴玉搢、吴玉揖、吴玉抱、吴初枚、吴次枚等以科第文章显名于世。吴宁谔的“梅花书屋”就在打铜巷。晚清,长白黄筱艾太守隐居在河下打铜巷的“听秋馆”,黄太守常召集志趣相投的人赏梅,得隐居之乐。黄惠伯的藏书处“有堂”“借竹宧”在“听秋馆”南,“有堂”因“案有书,尊有酒,与二三有心人徜徉”而有名,罗振玉曾为其《借竹宧诗文集》作序。王树,字立堂,亦字荔塘,为王阳明先生后裔,久居下打铜巷,遂入山阳籍。“玩易窝”是其读书处,其善吟咏,著有《荔塘诗草》。其子王文杰,字子容,诸生,亦工诗。
打铜巷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莫过于位于巷尾的一座明清风格的江淮园林建筑群,园内曲径通幽,院落错落有致、层层递进,这里是世界文学大师吴承恩的故居,他便是在这条小巷中孕育出了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不朽之作《西游记》。吴承恩故居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吴承恩故居本体、美猴王世家艺术馆、吴承恩生平陈列厅,这里不仅是纪念吴承恩的场所,还是国内唯一一所综合展示《西游记》文化魅力的地方。故居内廊柱上有一副楹联高度概括了吴承恩一生的文学成就,“搜百代阙文,采千秋遗韵,艺苑久推北斗;姑假托神魔,敢直抒胸臆,奇篇演出西游”。如今的吴承恩故居已被修葺一新,成为游客的打卡地之一,每年接待成千上万的海内外游客。
打铜巷,仿佛一条穿越时空的纽带,连接古今。这片土地蕴藏着河下古镇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它如同一本历史书,记录着过往环境的沧桑巨变,折射出那个时代独有的风貌与特征。如今,原本促狭的小巷经过翻新后,虽然少了些岁月的风霜之意,却多了几分市井的烟火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