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李晓天
今年以来,清江浦区人大常委会在市人大的指导支持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充分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显著优势,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不断谱写新时代清江浦人大工作走在前列新篇章。
依法监督强质效
服务保障全区改革发展大局
坚持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人大工作的第一要务,寓支持于监督之中,督促有关国家机关改进工作、依法履职,以行之有效的监督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攻坚。围绕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听取和审议区政府关于先进制造业集聚发展、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等工作情况的报告,视察科技型企业培育工作情况,为统筹做好工业补短、生产性服务业培优、城市功能创特色“三篇文章”增添重要引擎。围绕描绘“都市型园区”新图景,听取和审议区政府关于《清江浦区二届人大三次会议“关于进一步加强改革创新、推动开发园区高质量发展”议案的决议》执行情况的报告,推动政府加快构建空间布局合理、创新活力迸发、优势联合互补的开发园区发展格局。围绕打造“四最”营商环境,对发改、行政审批、市场监管等8个部门营商环境工作开展专项评议,聚焦影响营商环境的典型案例召开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质询会,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出席,区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围绕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中存在的执法不规范、涉企乱收费、拖欠尾款等问题进行针对性询问,推动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服务效能进一步提升。围绕打造乡村振兴现实样板,作出《“关于全面推进乡村公共空间治理的议案”的决议》,从存在问题、高效利用、环境提升、长效治理等方面对决议落实情况进行审查,助力乡村公共空间长效常态管护。围绕打造“学在清江浦”品牌,成立专题调研组深入区内高中调研县中振兴计划实施情况,从制度支撑、经费保障、师资生源、奖补兑现等方面找准短板和不足,以常委会审议意见的形式推动问题整改。
植根人民守初心
推动代表主体作用更好发挥
坚持把尊重代表、依靠代表、服务代表作为人大工作的主旋律,不断健全代表工作机制、激发代表履职热情、彰显代表担当作为,更好支持和保障人民当家作主。部署开展人大代表“惠民生、助发展”百日大走访活动,分阶段、分批次组织人大代表走访选民服务民生改善、走访网格服务社会治理、走访企业服务经济发展,全面放大“有意见建议找人大代表、有困难求助找人大代表、有矛盾纠纷找人大代表”为民履职品牌效应。从2024年度十大惠民工程中确定11个民生实事项目设立“人大代表监督点”,在每个监督点成立由1名常委会领导、1个工作委员会、N位专业代表组成的“1+1+N”监督小组,配套建立民生实事项目双向联系工作机制、现场联办工作机制、清单交办工作机制、情况通报工作机制,对民生实事项目实施情况开展全过程监督。将“双代表履职”机制与“人大代表监督点”工作有机融合,从人大代表、选民代表中选任一批驻点监督员,常态化监督营商环境、社会治理、乡村振兴等重点工作,定期反馈相关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在区级信访部门和各镇街设立“人民信访观察员”,依托一体化矛盾调处中心对人民信访工作进行监督,助力社会和谐稳定。
与时俱进提效能
加强常委会及机关自身建设
坚持把加强自身建设作为人大工作的永恒主题,驰而不息强基础,锲而不舍求突破,行而不辍转作风,努力在整体工作提质增效上展现新面貌。深化实施人大监督、纪检监督、审计监督、财政监督协同机制,聚力提升民生实事实施、财政资金使用、绩效资产管理等领域监督的精准度和实效性。围绕建立人大代表建议与司法建议、检察建议互促共进工作机制作出相关决定,切实加强人大与法院、检察院的信息沟通、协调联动、优势互补、成果共享,“人大代表建议+司法建议”破题“网约房”监管工作被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专题报道。依托在法院、检察院、市场监管局、行政审批局等部门设立的“优化营商环境人大代表工作站”深化实施“嵌入式”监督工作,重点了解惠企政策是否宣传到位、审批办证是否便捷、涉企服务是否主动高效、执法监管是否宽严相济等,相关做法被市委信息快报刊载。鼓励和推动镇街人大工作创新,浦楼街道人大探索实施“流动小板凳会”工作模式,收集选民群众关于养老服务、消防安全、便民停车、文明养犬等方面的意见建议;长西街道人大探索构建“代表约询制”,通过召开工作问询会、面对面约谈、实地询问会办,进一步探索民主监督新路径;城南街道人大在社区探索建立选民代表“解民忧工作坊”,推行“三个十”工作机制,推动基层矛盾纠纷妥善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