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洪泽湖

以树为譬 ——读《传习录》一得

■翟启荣

作为一位思想家、教育家,王阳明深知“析理愈精,则为言愈难”“言之未莹,未免支离”。因此,他继承和发扬先秦诸子以来的譬喻传统:“凡言意所不能达,多假于譬喻。”一部《传习录》,在答疑解惑、辨析事理中,就近取譬、以象达意的例子俯拾皆是,其中仅“以树为譬”就多达十几处,不但形象生动,而且富有机锋。

《传习录》开篇“徐爱录”的第三问,王阳明即提出了“心即理”的重大命题。具体到对“孝”的理解上,王阳明认为,对父母首先要有诚孝的心,然后才能做到温凊定省,才能有发自内心的和气、愉色、婉容。如果真心去定省问安,虽不到床前也是孝;如果没有真切之心,即使天天定省问安,也只是演戏。正像树木一样,必先有根,然后才有枝叶,这诚孝的心便是根,其他所有温凊之节、奉养之宜都是枝叶。由此引申开来,孝悌乃仁之本,父子、兄弟之爱正是人心生意发端处,有此发端才能扩充发展到仁民爱物。这也正如树木有根才能抽芽,进而发干、生枝、生叶,生生不息。

王阳明教人首重立志,而且要立“必为圣贤之志”。他打比方说,立志就像种树一样,“初种根时,只管栽培灌溉,勿作枝想,勿作叶想,勿作花想,勿作实想”。只要树根扎好了,枝叶花实自然会生长出来。而且“日夜滋长,生气日完,枝叶日茂”,最终长成“千丈之木”。如果立志不坚,不能在知行合一和致良知上持续用功,就是无根本的学问,“方其壮时,虽暂能外面修饰,不见有过,老则精神衰迈,终须放倒”。就像无根之树,即使栽在水边,“虽暂时鲜好,终久要憔悴”。同样,在“下学”与“上达”的关系中,“下学”就像种树时的栽培灌溉,而“上达”则是自然生长、条达畅茂。因此,“学者只从下学里用功,自然上达去,不必别寻个上达工夫”。

一个人立志之后,是不是爱好越广泛越好、技能越多越好呢?王阳明仍以树为譬,毫不客气地指出:“欲树之长,必于初生时删其繁枝;欲德之盛,必于初学时去其外好……树初生时便抽繁枝,亦须刊落,然后根干能大;初学时亦然,故立志贵专一。”在这方面,王阳明是有切身体会的。他早年初溺于任侠,再溺于骑射,三溺于辞章,四溺于神仙,五溺于佛氏,34岁之后始归正于圣贤之学,图为第一等德业。所以直到晚年,王阳明仍反复写信告诫弟子:“草木之花,千叶者无实。其花繁者,其实鲜矣。”“正恐葛藤缠绕,则枝干反为蒙翳耳。”“凡工夫只要简易真切。愈真切,愈简易;愈简易,愈真切。”

在王阳明看来,无论是致知还是论学,都要“随人分限所及”,也就是要根据每个人的年龄、阅历、职业、学力、性格等不同情况,因材施教、逐步扩充、循序渐进,不能拔苗助长、急于求成。这就像培育树苗一样,小树刚刚生根萌芽,只要稍微浇一点水就可以了,随着树的生长,浇水量也随之增加。如果小树刚萌芽时就用一大桶水倾倒下去,便容易把树淹死了。正是这种“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的教育理念,使得阳明心学更显简易广大,上至公卿大夫、下至平头百姓,均可实地用功、各有所成。也正是基于这一育人理念,王阳明在平定南赣之乱后,于百事猬集之中兴办社学、延师教读,并亲自撰写《训蒙大意》《教约》。他认为,处于启蒙阶段的儿童,就像刚刚萌芽的草木,“舒畅之则条达,摧挠之则衰痿”。因而极力反对“惟督以句读课仿,责其检束”,大力倡导“诱之歌诗以发其志意,导之习礼以肃其威仪,讽之读书以开其先觉”,并就如何诲谕、如何歌诗、如何习礼、如何授书,不厌其烦地一一加以指导。对于童子如何格物致知的疑问,王阳明明确回答:“童子自有童子的格物致知。”“洒扫应对就是一件物,童子良知只到此,便教去洒扫应对,也就是致他的这一点良知了。”

“以树为譬”大多是正面譬喻,偶尔也会信手拈来、恰到好处地作一次反面譬喻。在“孟源有自是好名之病”这一条中,王阳明告诫孟源,自是好名、议论好胜是修身为学的“大病根”。这一病根就像方丈之地内的一棵大树,上面树叶覆盖,下面树根盘结,雨露精华、土壤营养全部被它吸收,四旁种植再好的“嘉谷”,也难以生长。因此,必须“伐去此树,纤根勿留”,才能彻底去除此“大病根”。推而广之,人要想致得良知,必须将一切好色好货好名好利等等私欲,“逐一追究搜寻出来,定要拔去病根,永不复起”。只要存留一毫私欲,众恶便会相引而来。

《传习录》中“以树为譬”的用例,足见王阳明的譬喻技法已经达到炉火纯青、出神入化的程度。如果现学现用、以树为譬,我们完全可以说,阳明心学也正如一棵深深扎根中华大地的参天大树,历经五百年风雨依然枝繁叶茂、生意盎然。

2024-08-23 1 1 淮安日报 content_254494.html 1 3 以树为譬 ——读《传习录》一得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