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专版

一执笔,春风杨柳千万里

——记热爱写作的新闻“土记者”姜新基

十三年前,江苏省建湖县芦沟镇被中华诗词学会授予“中华诗词之乡”称号。一位在芦沟镇工作过、从年轻时就爱好新闻写作、已“爬格子”四十余年、至今仍对业余新闻写作怀着满腔热忱的退休老人——

“姜新基,你熟悉吗?”“姜新基?这是一个再熟悉不过的名字呀!”“想起来了,就是经常在报纸上见到的那个名字吧!”在苏北盐城,当提及“姜新基”三个字时,许多人都觉得曾在哪里见过。特别是出生于20世纪50年代左右的人,只要提到“姜新基”,很多人都能娓娓道来。

业余写作写出激情无限

人生是一本书,有的人不是用笔墨,而是用执着和追求把人生巨著写得华章迭出、精彩纷呈,写得快乐无比、兴趣盎然,写得丰富多彩、激情无限。曾任建湖县建阳眼科医院办公室主任的姜新基,就是这样的人。

曾经,姜新基只是一名在“四气五味”中辨别药材的中药剂工作者。虽然仅有初中文化,但他在年轻时就对新闻写作有着极大的兴趣,至今仍把新闻写作作为甜蜜的事业去执着追求。40多年来,姜新基坚持工作与写作两不误。在认真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他充分利用班前饭后时间坚持学习新闻写作知识,不断研究和探索新闻写作技巧,密切联系工作实际,及时捕捉新闻线索、巧妙构思新闻框架、精心撰写优质稿件,将晶莹的汗水挥洒在展示医卫一线职工风采的新闻写作中,持续不断写出一篇又一篇力作。40多年来,姜新基几乎每一天都有作品见于全国各大报纸和广播电台。每当获悉新作品发表,他都顿感十分欣慰和万分愉悦,内心涌起无限的幸福之感。因为几十年如一日坚持新闻写作、弘扬主旋律、彰显现代医务工作者的精神风貌,他受到了大家的爱戴和敬佩,人们都称他为“热爱新闻写作的‘土记者’”。

随着一篇又一篇稿件相继被刊发、录用,同事们的敬佩、朋友们的赞赏、领导们的肯定,为姜新基坚持不懈走新闻写作之路添上无穷的动力,使他对业余新闻写作充满了无限的激情和永无止境的追求。

百余字稿件结下不解之缘

新闻、科普文章、随笔、读者来信……40多年来,无论是假日休闲,还是平时工作日的8小时之外,姜新基不是时常想着写稿,就是酝酿腹稿,或是在灯下伏案执笔,思索不同类型、不同题材的文章,笔耕不辍。平时,只要你翻开报纸,凡涉及建湖县建阳眼科医院的新闻,几乎都署有姜新基的名字。

1980年6月,姜新基在建湖县裴刘公社卫生院工作(现为芦沟镇)。那时,他的居住地离县城大约有15公里,来往仅有一班客船,交通极为不便。一次,客船停航十多天,乡亲们只好跑十几里路到芦沟乘船至建湖。对此,群众反映十分强烈。见此,姜新基的脑海里一闪,回家后立刻写了一篇题为《建裴班何时复航》的百余字稿件,很快就被刊发了。文章见报后三天内,建裴班果真复航了。姜新基一封简单的读者来信迅速解决了当地群众交通不便的难题,从此,这篇百余字稿件激发了姜新基的写作激情,也正是这篇被及时刊发的稿件让他感受到文字的力量,并与新闻写作结下40多年的不解之缘。

老院长铺就耕耘之路

自从处女作《建裴班何时复航》发表之后,姜新基就产生了时时捕捉新闻线索的念头,也找到了寻找新闻线索的窍门和采写新闻报道稿件的方法。从此,他不但注意收听广播电台、看报纸杂志,还经常深入医院的各个领域寻找新闻素材,忙里偷闲写发稿件。他先后在多家报纸、电台、电视台等新闻媒体上刊发10000多篇文章。

特别是被调到建湖县建阳眼科医院工作以后,该院老院长葛新民对新闻宣传工作高度重视与支持,给姜新基从事新闻写作提供了良好环境和便利条件,为他铺就了耕耘之路。从此,他写的一篇又一篇有关建湖县建阳眼科医院的新闻报道,就像长了翅膀似的“飞”上了全国各地的媒体。《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健康报》、《新华日报》、《盐阜大众报》、《淮安日报》、《淮海晚报》、《扬子晚报》、《新民晚报》、《江苏商报》、《江苏科技报》、《中国环境报》、《中国教育报》、《工人日报》、《解放日报》、《羊城晚报》等多家报纸刊登姜新基的稿件,许多广播电台也播发姜新基的稿件。

累累硕果品不尽甘甜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当姜新基把作品一一展现出来的时候,更是他与大家一起分享“累累硕果品不尽甘甜”的时候。姜新基一边小心翼翼地翻开分门别类收藏的报纸,一边如数家珍地介绍:2005年,在云南香格里拉召开的全国“行业理论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优秀论文学术成果大会上,姜新基撰写的《新闻报道在医疗工作中发挥的作用》一文被组委会评为特等奖,该文后被选入中国现代科技文化研究丛书。姜新基在《人民日报》发表《“第二个我”的监督》《绿色植物给人类健康带来的恩惠》《防止维生素缺乏的眼病》《玻璃片入眼15年,医生妙手复光明》、在《解放日报》发表《秋季要防口唇干裂》、在《健康报》发表《双休日怎么休息》《冬季养生与饮食调养》、在《农民日报》发表《冬季切忌紧闭窗户》《青光眼症状早知道》、在《河南卫生报》发表《如何防止输血中的疾病传播》、在《中国环境报》发表《当心!发廊发屋有污染》《FUN:健康的家庭生活方式》《专家忠告:别把眼镜当饰品》《不可忽视的农民职业病》、在《中国消费者报》发表《液化气使用八忌》、在《江苏工人报》发表《双休日你该为谁设计》《托起一个光明的世界》、在《今日信息报》发表《启开光明之门》、在《沿海经济信息报》发表《有趣的早间新闻》《农村一忧:喝不完的喜酒,还不尽的人情》、在《工人日报》发表《睡,非解春困之良策》、在《羊城晚报》发表《当心化妆品伤眼》、在《新华日报》发表《葛正光和他的眼科医院》《牙膏残液要漱清》、在《盐城晚报》发表《写在5月31日世界无烟日》《别再亲吻死神的红唇》、在《中国教育报》发表《爱护眼睛始于足下》、在《江苏科技报》发表《当心信息污染综合征》、在《文汇报》发表《患病儿童的心理护理》、在《盐阜大众报》发表《寸草春晖万众献爱心 神医妙手盲童见光明》、在《现代快报》发表《人生三乐,益寿良药》等文章,重点报道有《人民日报》刊登的《名牌就是民牌》、《乡情导报》刊登的《托起一个光明的世界》《眼科少帅名不虚传》、《江苏工人报》刊登的《播撒光明的使者》、《盐城晚报》刊登的《励精图治铸辉煌》、《淮安日报》刊登的《继往开来,擦亮品牌》、《江苏商报》刊登的《选择了光明事业,就选择了奉献》、《江苏广播电视报》刊登的《葛氏眼科三代,传承光明与爱》、《淮海晚报》刊登的《用爱心浇灌事业,用真情送上光明》《方寸世界里的追光者》、《扬子晚报》刊登的《继往开来,擦亮品牌》、《盐阜大众报》刊登的《柔肩担道义,医者显仁心》、《江苏经济报》刊登的《她用绽放的青春为眼疾患者谱写美好的明天》等文章。

在姜新基发表的13792篇作品中,有“豆腐块”、半版和整版,累计60多万字的各类稿件带给他的精神享受是难以言喻的。他先后担任建阳眼科医院药械科副科长、信息科科长、办公室主任职务,2012年退休。姜新基退休不停笔,仍然坚持写作,报新闻、作科普、写言论。由于作品多、获奖多,姜新基也成为新闻人物,多家媒体曾报道他的事迹:《江苏工人报》刊登《“土记者”姜新基》、《新民晚报》与《盐阜通讯》刊登《收获的是生活的充实》、《盐城晚报》刊登《勤于笔耕结硕果》、《扬子晚报》刊登《姜新基与他的新闻写作》、《北方周末报》刊登《姜新基:一位药剂师的写作情怀》《姜新基:将新闻写作进行到底》《用平凡书写精彩人生》、《建湖日报》刊登《三十载写作不了情》、《江苏商报》刊登《姜新基:新闻写作无怨无悔》、《南方周末》刊登《姜新基:苏北卫生行业中的一支笔》、《淮安日报》刊登《从“戥称子”到“笔杆子”》,中华写作英才丛书刊载姜新基报新闻、写言论、作科普的事迹。这些年,姜新基受到数十次表彰。1996年,人民日报社邀请全国100名有突出贡献的业余新闻爱好者到北京参加首届新闻研讨会,姜新基是其中之一。在这次活动中,他遇到了多位新闻大咖,学习了新闻写作方法,《建阳眼科成功秘诀》一文获得进步奖。此外,姜新基被盐城市政府表彰为精神文明建设先进个人,9次荣获《盐阜大众报》优秀通讯员奖,多次被评为建湖卫生系统新闻宣传优秀通讯员,多次获得建湖县人社系统、建湖县卫生系统嘉奖,被建湖县人民政府荣记三等功,4次被评为建湖县优秀共产党员等。姜新基热爱收藏,也曾被多家媒体报道,如《建湖日报》刊登《姜新基深情收藏毛泽东像章》《姜新基收藏的奖章纪念章》《姜新基和他的方寸世界》《姜新基三万张明信片中浓缩时代记忆》《听磁卡收藏家姜新基说三万多枚磁卡收藏》《姜新基的钱币收藏》、《江苏商报》刊登《连环画·儿时的味道》《中国布票·不可再生的资源》《姜新基与他的收藏艺术火花》《姜新基的钱币收藏》《姜新基的粮票收藏》《姜新基收藏中外钱币情有独钟》等文章。“我这个仅有初中文化水平的半文盲,能写出这么多的作品,能收藏这么多的物品,一是靠毅力,二是靠追求。”姜新基说。

记者手记:

“拿出你自己的作品来!”有位成功的新闻工作者曾说过这样一句浅显而又不失厚重的话。作品在新闻工作者眼中如同农民堆在仓廪中的稻菽,好比工人在生产线上做出的高品质免检产品。姜新基从事40余年的业余新闻写作,虽然还没有结集出版过一本书,但实际上他用时间与青春编辑着一部最难编写的人生之书。这本书虽不时尚,但很耐读,也很朴实。要知道,心灵流出的永远是质朴的原汁,走进不设防的心扉,如同走进神圣的殿堂。只要你我他永远保持原汁原味的心态,就会体悟到,那些笔墨难以复述的,恐怕就是一个人的精神。这种精神在姜新基身上得到了最集中、最具代表性的体现。

■融媒体记者 杨春阳

2023-12-19 ——记热爱写作的新闻“土记者”姜新基 1 1 淮安日报 content_235969.html 1 3 一执笔,春风杨柳千万里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