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 讯 员 范丽娟
融媒体记者 王 舒 实习生 蒋 媛/文
融媒体记者 王 昊/图
金秋时节,古黄河畔,微风轻拂,绿道蜿蜒向前,沿途草木皆景。近日,我市中心城市建设重点项目——古黄河生态休闲带开放连通工程顺利完工。该工程由市住建局牵头建设,在古黄河畔打造一条长约40公里绿道,无障碍贯通湿地公园、生态公园、樱花园、桃花坞、动物园等沿线十余个公园、景点,串珠成链的美景绘出幸福多彩的生态画卷。
一条串珠成链的城市绿脉
暮色四合,华灯初上,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标志园光影流转、色彩斑斓。夜色中,钢结构圆球宛若一颗璀璨的明珠,跨河而立,熠熠生辉。醉人美景吸引了众多市民驻足打卡。“升级改造后,标志园比以前更美了,特别是二十四节气标识镂空图案,可以让孩子们身临其境地了解节气知识。”市民王先生称赞。
事实上,因古黄河生态休闲带开放连通工程升级改造的,不只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标志园。早在今年夏天,翔宇北道与大同东路交接处的一座栈桥便已火爆出圈,成了淮安名副其实的“网红桥”。
一项工程,带火多个景点;一条绿道,畅达百姓心田。古黄河生态休闲带开放连通工程究竟有何神奇魔力?市市政设施养护中心办公室主任苏碌介绍,该工程全线长约40公里,南岸西起G205、东至世星高尔夫球场西,长23公里;北岸西起G205、东至水渡口大道,长17公里。该项目针对古黄河两岸原有堵点,一段一策,同步实施,通过步道、栈桥、廊道等将沿线空间、资源全面贯通,破解公路、铁路、桥梁等空间协调难题,打通断点、堵点15处,从东到西有机串联起古黄河沿线两岸湿地公园、樱花园、柳树湾、动物园等十余个公园、景点,形成一条水绿贯通的城市绿脉。
连通,不仅体现在图纸上,还体现在实地体验中。记者走访发现,道路主体沿古黄河蜿蜒延伸,过桥、涉水、跨路,全程没有一个台阶,市民骑自行车可一路畅行,真正做到无障碍。值得一提的是,北京北路桥、淮海北路桥等古黄河沿线桥梁均新增了扶梯通道,和绿道无缝衔接。“我们就是要通过绿道把淮安众多景点、公园串联在一起,让市民游览无需接触社会道路,全程置身园中。”苏碌说。
一项久久为功的民生工程
“改造后漂亮多了。”最近,市民李先生每天早晚都在古黄河畔散步,谈起健身步道的变化,他连声称赞,“以前这个路是水泥砖头铺的,又窄又硬。现在的塑胶路面很软,走起来舒服多了。”李先生说,古黄河边生态景观丰富,但此前各个公园互不连通,步行设施也不完善,如今,改造一新的步道成了他理想的健身场所。
民有所盼,政有所为。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按照“应配尽配”标准,在古黄河沿线配套设置风雨亭、公共厕所、座椅、垃圾桶、标识标牌等基础设施。聚焦群众多方面需求,建设城市步道、运动场地、儿童乐园、监控照明、亲水栈桥等,将休闲娱乐、健身锻炼等功能融为一体。此外,设立滨河岸线植物“身份识别”二维码、科普说明牌,让市民玩得开心、看得明白。“我们努力让古黄河沿线绿起来、动起来,让市民更好地亲近古黄河、感受古黄河、品味古黄河。”该负责人说。
回溯工程源起,是一段久久为功、美城惠民的奋进史。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古黄河保护建设工作,早在2016年便制定出台保护条例。淮河生态经济带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后,为进一步优化古黄河沿线空间、产业等布局,丰富生态文旅水城内涵,2021年我市编制《江苏省淮安市古黄河生态发展带研究规划》,确定了打造“中国淮河文化承载区、淮安市生态文明示范走廊”的总体定位。
根据规划内容,我市于2022年启动实施古黄河生态休闲带开放连通工程。工程采取市级统筹、分段实施的模式,按照“先贯通、后亮化、再提升”原则,改造完善全线步道、栈桥,整治桥下空间,打通桥梁与步道上下通道,完善标志标识、环卫、亮化、休憩等设施,实施绿化和景观提升改造。
如今,随着工程全部完工,不仅形成一条长约40公里的城市绿脉,还打造了辐射43平方公里的“十五分钟社区生活圈”,为沿线居民提供了更加开放、绿色、舒适的休闲活动空间。
一幅绿意葱茏的生态画卷
“蓝色的波浪、粉色的莲花……桥下的彩绘真好看呀!”市民感慨,沿廊道漫游,赏绿、观河、品桥,随处可见皆是风景。
城市绿脉,连通景点更自成景观。为建好绿色廊道节点,市住建部门通过打造节点花境,采用补植、复绿、通透化清理等方式梳理绿化空间,构建生态绿化景观。同时,对沿线北京北路、淮海北路、银川路、承德北路、翔宇北道、南昌路6座桥梁桥下空间进行整治,对淮海北路、南昌路桥下采用彩绘方式进行美化,增强城市氛围、弱化灰色空间。此外,选用面漆进行外立面出新,增植攀爬植物,设立独立性较强的微型园林景观游园,强化与城市的连接。
“为最大限度保护驳岸、恢复生态,我们在滨河岸线栽植了垂柳、桃树、乌桕等,水生植物则以菖蒲、鸢尾、芦苇为主,还在河岸两侧栽植自衍花卉,在春秋两季形成色彩艳丽、姹紫嫣红的河道景观。”苏碌介绍,在古黄河滨河岸线生态修复和景观打造中,始终注重对原生林、次生林的生态保护和利用,加强林间植被种植及河岸、河道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促进人造景观与自然生态相互契合,让水岸相依、城水相融、人水相亲。“长约40公里的绿道,我们全线没有砍伐一棵大树,真正做到路让树、景随人。”苏碌说。
“精心规划、精致建设、精细管理。”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古黄河生态休闲带开放连通工程完工不是终点,接下来将继续围绕聚焦打造“绿色高地、枢纽新城”、全面建设长三角北部现代化中心城市目标,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逐步对其他穿城而过的水系进一步进行修缮调整,实现城市绿道相连、绿廊成线、绿地成片,三季彩叶缤纷、四季景观常在,满足市民游憩、观赏、健身需求,不断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