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平洋
习近平总书记2023年2月7日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和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概括提出并深入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党的二十大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最新重大成果。中国式现代化是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长期探索和实践中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重大成果,我们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拓展和深化。这表明,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我们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现代化给人类社会带来深刻变化
现代化是指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乃至后工业社会转变的社会大变革,发端于16世纪,但真正开始的标志是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之后经过几次浪潮,逐步扩展到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形成后发国家追赶发达国家的世界现代化显著特征。现代化带来了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全方位的深刻变化。马克思1848年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可见,现代化的进程给人类社会带来深刻而巨大的变化。但资本主义国家在快速推进现代化的过程中对自然环境造成的破坏,对其他国家民族进行掠夺、剥削造成的伤害也是巨大的。特别是中国的国门被西方的坚船利炮打开后,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前所未有的劫难。
现代和现代化,前者是时间,后者是动态过程,“化”的过程永无止境。有的国家已经很先进很现代化了,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现代化;有的国家虽然处于现代,但没有达到现代化的先进技术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那就需要追赶,就更需要现代化。每一个国家都要随着时代的变化跟上时代的步伐,跟上和赶上同时代先进的国家和地区的步伐。现代化是所有国家都要面对和解决的发展问题,要不甘落后,就要不断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既有现代化的共同特征又独具特色
中国式现代化具有现代化的共同特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考察。在经济层面,现代化表现为工业化、市场化,以科技进步为支撑,以信息化为基础,通过技术创新和知识产权的保护,通过互联网和数字化技术打破地域和时间的限制,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在政治层面,现代化表现为民主化、法治化、科层制。在文化层面,现代化表现为世俗化、商业化、大众文化。在社会层面,现代化表现为城市化、市民化、工业社会。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层面,现代化表现为改造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等,通过促进经济和环境保护协同发展,实现现代化的可持续性。在人的行为层面,现代化表现为进取性、平等性和个人价值,加强教育和培养创新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中国式现代化又独具不同于西方现代化的中国特色。西方现代化走的是“串联式”发展道路,按照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顺序“串联式”发展,在前面一项实现的基础上再推进下面一项,所以用了200多年时间。我们中国式现代化采用的是“并联式”发展模式,把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时推进、叠加发展,从而用短短70多年的时间走完发达国家200多年走过的发展历程,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西方现代化走掠夺式发展道路,包括对其他国家的侵略、对殖民地的掠夺,他们的现代化是以其他国家落后、牺牲其他国家利益的方式实现的,而不管其他国家能否实现现代化。我们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走和平发展道路,既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中国人民谋幸福,又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西方现代化是少数人的现代化或本国人民的现代化,至今现代化国家的总人口才10亿左右,而我们中国式现代化是14亿多人口要整体实现现代化。西方是贫富分化的现代化,富者累巨万、贫者食糟糠,我们追求的是共同富裕。西方追求的是物质极大丰富,不顾人民的精神需求,我们追求的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西方现代化初期不注重对自然的保护,对自然破坏严重,先发展后治理,我们追求的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华文明历时几千年且从未中断过,农耕文明长期领先于世界。近代以后,世界开始进入工业化文明时代,当时中国的统治阶级还不知道世界已经产生先进的工业文明,知道与世界产生差距后也不重视向国外学习推动工业革命,开始落后于世界,直到被列强打开国门才开始被动的现代化,催生了波澜壮阔的中华民族复兴运动。虽经多次探索,但都没有成功,探索中国现代化道路的重任,历史地落在了中国共产党身上。成立中国共产党,建立新中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政治保障和社会条件,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命运才得以彻底扭转。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开启了主动的现代化。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走出一条既不同于苏联又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新中国成立不久的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我们党第一代领导集体提出“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把发展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依据当时世界现代化发展的实际,在“四个现代化”的基础上,又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式的现代化”,制定“温饱—小康—现代化”的“三步走”发展战略,创造性地把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极大地突破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既不是苏联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西方现代化发展的翻版,成功探索了一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党提出并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两个结合”,协调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统筹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2021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中国式现代化”的命题:“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党的二十大上,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把中国式现代化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要抓手,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始终坚持、坚定不移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为不断拓展和深化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作出更多的实践和理论贡献。
(作者为市委党校二级调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