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A1版)创业带动就业倍增效应不断显现,3家省A级创业示范基地脱颖而出,支持成功自主创业7304人,带动就业1.26万人……”市人社部门近日公布的几组数字,彰显了扩就业促发展惠民生的力度和温度,折射出就业形势回稳向好的良好态势。
稳定和扩大企业用工规模一直是提升就业增量、降低失业存量的主要渠道。市人社部门坚持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双轮驱动”,以市场主体的“青山常在”保障就业的“绿水长流”。对吸纳就业多、稳岗效果好且成长空间大的就业友好型企业给予稳岗扩岗政策激励,同时从参保扩面、劳动权益维护、人力资源市场秩序清理整顿等方面出发,引导企业规范用工,充分激发市场活力扩大就业容量。“为进一步提高就业稳定性,我们开发了企业用工服务保障信息化系统,将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全部纳入,实时监测一次性用工、退工等情况,分级启动‘蓝’‘黄’‘红’三色预警,并有针对性地开展‘线上+线下’专场招聘、大篷车下乡招聘、埠外劳务基地招聘,同步保障企业用工、促进就业增容。”市人社局副局长陈树国介绍,我市上半年企业用工参保人数稳中有增,同比上升1.95%。
“三维发力”拓宽就业新渠道
盱眙县有1/4的居民从事龙虾相关产业,接受人社部门免费开展的“盱眙龙虾厨师”培训后,陈师傅创办了常州红胖胖龙虾餐饮店,年营业额300万元,带动就业30人。在第三届全国就业创业服务展示交流活动上,“盱眙龙虾厨师”荣获“就业带动类劳务品牌”称号。
劳务品牌是具有鲜明地域标记、过硬技能特征和良好用户口碑的劳务标识,带动就业能力强。近年来,市人社部门按照“一县多品,一品一策”的思路,多领域培育和挖掘淮安特色劳务品牌,已初具规模和特色。除“盱眙龙虾厨师”外,还成功打造“淮安经开区电子信息技术产业技术员”“洪泽农产品+电商”“涟水缝纫工”“金湖全域旅游员”等4个省级劳务品牌,正在培育的“清江浦红椒园艺工”“淮阴家政工”“施河教学具操作工”等新品牌,有望吸纳劳动者就业超10万人。
聚焦群众就业领域急难愁盼,市人社部门推动就业服务端口前置、重心下沉,建成10个标准化“家门口”就业服务站,就近提供就业登记、就业匹配、就业政策落实等服务,满足困难群众“就近办、马上办”需求。同时通过明确平台名称、统一事项目录、加强人员培训、推动集成办理等,全面加强镇街人社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数字化建设,300多家人社基层平台服务提档升级,工作人员专职率达80%,人社一体化信息平台权限开通率达80%,群众“就在身边”的幸福感更强。
为健全完善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市人社部门加强劳动力资源和岗位信息双向采集监测,构建“现场招聘+网络招聘+直播带岗”多维发力的立体招聘体系。加快建设零工市场、零工驿站和职业指导工作室,搭建灵活就业人员服务平台。拓展与云贵甘豫皖蒙等外埠地区劳务协作,促进劳动力跨区域精准对接和组织输送。今年以来,全市新增外埠劳务基地11个,线上举办招聘活动529场次,服务12.98万名求职者。
“四链融合”找准提质突破口
技能是就业之基,培训是技能之源。为壮大高技能人才队伍,化解结构性就业矛盾,市人社部门围绕产业链布局人才链、升级技能链、优化就业链,创新推出“精准就业”培训、“返乡雁阵”创业、“劳务名片”升级、“企业稳岗”护航、“创业苗圃”成长、“创业基地”春笋等六大行动计划,着力强化职业技能培训,促进高质量就业和高水平创业。
失业多年的蒋大姐近日获颁家政服务员初级证书,长期在家照顾失能失智老人的她对养老照护颇有经验,她表示,希望能以证书为“敲门砖”,在养老服务行业发光发热、实现人生价值。今年以来,市人社部门持续开展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在人社基层平台、“家门口”就业服务站、零工市场等场所,就近就地推介培训项目,对城镇失业人员、农村劳动力等群体开展“短平快”就业技能培训,帮助他们掌握一技之长,实现从体力型劳动者向技能型产业工人的转变。围绕“7+3”先进制造业集群企业需求,全面推行“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校企双师联合培养”的新型学徒制,构建劳动者“点单”、人社部门“派单”、培训机构“接单”、用人单位“订单”的工作机制,26家重点企业与30所在淮院校和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结对签约、融合培养,大幅提升就业培训上岗率和职工培训稳岗率。
在第六届淮安技能状元大赛上,从事新能源汽车智能化技术、机器人运维、CAD机械设计等工种的470名青年工匠同台竞技,角逐“淮安市技术能手”“淮安市五一创新能手”等荣誉。在花艺技能比赛中获得三等奖的毛女士对自己的成绩很满意,“技能大赛为我们搭建了切磋技艺、互通有无、共同提高的平台,这次难得的学习交流机会对我花艺设计理念更新、色彩运用和造型变换帮助良多。”近日,市人社部门发布了2023年职业技能竞赛活动项目目录,计划年内重点围绕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新兴产业、电子信息产业、乡村振兴产业等开展竞赛活动62场次,为近三年之最。上半年,全市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惠及2.77万人次,选拔培育数字技能人才、高技能人才等7564人,“以技赋能”铺就高质量就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