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A1版)市行政审批局网络信息技术处处长刘远江介绍,如今,利用政务数据超级管理员归集“孤岛”数据,通过数据治理,提供完整、标准、精准、关联、及时的有效数据,实现数据“一次归集、多处使用”,为大数据共享交换提供兜底性保障。
“拿地即开工”申报材料中的项目备案证、不动产权证、工程规划许可证等33类证照材料全部实现共享,材料整体压缩率提升到41.1%;在“一件事”领域,实现新生儿出生、复明手术申请、灵活就业、结婚等“零材料”申报;585个在线奖补事项,整体申报表单信息免填写率达70%……
环节“瘦身”
体验“提档升级”
“优秀,服务器棒棒的,电子证照调取也很准确,大数据太赞啦!”7月6日早上6点多,市民黄女士的一条朋友圈信息引发“围观”。微信好友纷纷留言:“报上名啦?”“怎么操作的啊?”……
原来,当天是淮安“义务教育入学一件事”惠民利民实事系统平台上线的第2天,黄女士通过该平台成功为小儿子报了名。“以前老大上学报名的时候,我特意跟单位请了几天假,带着厚厚一叠纸质材料,跑到学校现场排队报名。现在在家用手机就能报名,而且通过电子证照库调取相关材料,不动产权证等都不需要我们自己上传了,资料填好等通知就行,方便了很多。”黄女士感慨道。
群众和企业的“痛点”,就是淮安行政审批改革的发力点。2021年,淮安在自然人、创业和投资项目领域全面推进“一件事一次办”,连续三年将“淮上关爱一件事”改革纳入为民办实事项目,全市域通办、一体化运行。
对于市行政审批局来说,群众、企业就是客户,任何一项改革创新,必须遵循“客户思维”,首问“群众、企业是怎么想的”。比如,对投资项目审批领域办件量较多的“拿地即开工一件事”,在市政务大厅专区设置自助终端,方便市场主体自主便捷申报;“新生儿出生一件事”“军人退役一件事”“公租房一件事”等,既可在各级政务中心办理,也可到助产医院、退役军人管理中心和镇街办理。
目前,淮安已实现63类“一件事”一次办,涉及市本级44个部门、8个县区、2个园区、96个镇街共218个审批服务环节、1833个办理岗位,日均受理量200多件,累计产生30万个应用场景。与改革前相比,全市63类“一件事”审批材料、环节、时限分别平均压降55%、68%、72%。2022年,淮安被省委省政府列为“一件事”自主改革试点地区,全省唯一。
能效“攀高”
发展“轻装上阵”
“太快了!项目完成‘五证联发’只用了半天时间,我筹建过不少工厂,但淮安这么快的速度,还是第一次见。”中天钢铁集团(淮安)新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盛荣生说。写好“拿地即开工”答卷的关键,是如何跑出行政审批的“加速度”。
作为该项目帮办单位,淮阴区行政审批局建立“定人定企”的代办模式、建立预约全时不打烊服务机制等,为项目手续办理提供优质高效服务。此外,利用“并联审+容缺办”机制,让企业“等待期”变审查期、部门“接力跑”变“并排跑”。
2020年8月28日,全省首例工业制造项目“五证联发”“拿地即开工”在金湖县实现,成功打造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极速版”。淮安制定出台《关于推动工程建设项目“拿地即开工”进一步优化审批服务的实施意见》,明确各部门同步审查、联审联批协同机制和工作规则,落实落细各阶段各环节工作任务。
此外,市行政审批局牵头制定出台“并联审、容缺办”管理办法,对49个事项实行容缺受理,对34个事项实行容缺办理,实现环节再精简、材料再压缩、效率再提升;制发《淮安市重大项目快速审批机制》,推出快速审批全链代办十三条措施,充分发挥淮安“暖心淮·安心办”服务引领作用,持续释放县区“涟快办”“金服务”“泽优办”“海棠帮办”等代办服务品牌优势。值得一提的是,该局持续拓展改革范围,推动“拿地即开工”由重大工业项目向专精特新项目、政府投资项目、优质化工项目拓展。今年5月,江苏鸿泰药业绿色智能原料药项目实现“五证联发”,成为全省首例“拿地即开工”化工项目,更多类型的市场主体享受到了改革红利,改革受益面持续扩大。
截至目前,全市已落地“拿地即开工”项目246个,其中今年上半年90个、同比增加48个、增幅114.2%,落地“拿地即开工”项目总数位居全省第二、重大项目占比全省第一。涟水巨石新材料、淮安区修正药业、淮安经开区芯聚产业园等重大项目通过“拿地即开工”方式实现快速落地、快速投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