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专版

强化教师队伍建设 筑牢学校发展根基

——淮安工业园区实验学校推进教师发展共同体建设纪实

■通讯员 左连怀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淮安工业园区实验学校自2011年创立以来,经过十余年发展,教师队伍建设取得显著成绩,同时面临新的挑战。在深入推进“双减”工作背景下,该校对教师队伍中存在的单打独斗和职业倦怠、成长瓶颈和素养薄弱、教研低效和共享缺失等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制定团队专业发展目标,从师德建设、理论学习、教学技能、教研能力、团队成长等方面探索教师发展共同体建设,拓展教师成长路径,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创新做法,取得良好效果。

分层发展 组建不同层级的教师发展团队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之前,该校按照不同的教师学科和年段特点安排课务,分学科教研组和年级备课组开展教研活动。但这种传统的组织形式比较松散,教师日常忙于常规教学和班级管理、年级组或学校安排的其他事务,传统教研活动难以深入开展,教研效果大打折扣。

为让教师队伍活起来,该校坚持发挥名师引领作用,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以现有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533英才工程”骨干人才作为学校教师团队核心成员,广大青年教师作为团队研修的种子成员拜师学艺,形成一个传承有序、青蓝相接的教师发展共同体,引领教师互相学习、互相促进,真正发挥高级教师、骨干教师的模范带头作用,促进青年教师茁壮成长,加快学校师资队伍整合和教育教学素质提高,建设一支敢于担当、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理想远大的教师队伍。

让每位老师对照学校的职称评审、岗位晋级评分表进行自我评估,确定自己的薄弱项,以三年为一循环周期,制定三年总体个人发展目标。每个学年都有具体的发展目标和需要达成的任务,每位成员都要完成“七个一”:读一本现代教育理论著作、上一节高质量的公开课、参加一项课题活动、制作一个教学课件、撰写一篇教学论文、命制一份综合性试卷、持续跟踪一名学生发展。

在学年末以个人学期末总结表的形式回顾总结,作为年度教科研积分考核的重要依据,交学校教师发展部备案存档。经过三年培养周期,对自己的整个研修过程进行总结,查漏补缺,为下一步发展指明方向。

在教师发展共同体建设中,通过核心团队建设带动种子团队成长,通过自我超越和共同愿景激发教师学习的热望,通过探索成长模式和团队学习培养反思交流的能力,通过系统思考培养理解学习过程的能力,以务实、有效、提升为基点,设计培训计划和课程,将团队建设与全体教师专业成长有机结合,不断激发教师自主学习的动力。通过高级教师、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作用,促进青年教师迅速成长,教师队伍建设呈现积极进取的新样态,助力学生素养成长,推动学校不断发展。

铸就师魂 夯实入脑入心的师德师风教育

师德师风建设是师资队伍建设工作的灵魂。多年来,该校坚持以“力行·至善”的校风滋养师德师风,倡导“乐教厚生、敬业精业”的教风。学校定期组织教师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个牢固树立”、“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四个相统一”、“六要”等重要论述精神,进一步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弘扬高尚师德,潜心立德树人,以赤诚之心、奉献之心、仁爱之心投身教育事业。

对于身边的先进人物和事迹,该校举行“身边的榜样·前行的力量”专题党课,由优秀教师代表作事迹报告,发挥党员示范岗的方向引导、路线指导和行为示范作用,全体教师学习榜样、勇担责任、崇尚道德、注重修养、甘于奉献、主动作为。同时利用学校微信公共平台、V校平台、学校网站“师德师风建设”专栏等载体,展示学校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开展情况,展示身边优秀党员、教书育人楷模、最美教师、师德标兵、“至善教师”等先进人物事迹,面向广大教师生动讲好师德故事,用身边的榜样传递师德的力量,激励广大教师见贤思齐、引导广大教师入脑入心,化感动为行动,在全校掀起争做“四有”好老师的热潮。

每学年伊始,该校根据教育部《严禁中小学校和在职中小学教师有偿补课的规定》中的“六个严禁”制定《师德师风专题教育承诺书》,让每一位老师对照相关条目自查自纠、承诺签名,要求入脑入心、言有所戒、行有所止、模范遵守、自觉践行。此外,该校组织全体教职工对照《师德师风突出问题负面清单》开展自查、互查、共查,围绕排查出来的重点问题和突出问题认真制定整改方案和整改措施,突出整改重点、确定整改时限、明确整改责任。

这些举措,进一步激发了该校教师热爱教育、热爱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引领教师整体发展。

千磨万砺 打造“学的实践”下“智善课堂”样态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淮安工业园区实验学校聚焦“融学课堂”理念,结合校情学情,深耕“智善课堂”实践。在教育教学理念上,该校坚持以学生为本,凸显自主学习,先学后教,牢固树立学生主体理念,使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创造性得到充分发展。

在学校“智善课堂”项目中,“启智”旨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促进学生进行设计学习、实践学习、展示学习、评价学习、纠偏学习,以及基于思维发展的深度学习,把“课”堂变为“学”堂,让学习真正发生;“融智”注重学科融合,融学科要素进课堂、融各科知识进课堂,让学科边界更加宽广;“创智”注重不断创新,让课堂生发思维的碰撞、产生智慧的火花。

为重构课堂生态,体现课堂教学张弛有度、疏密有致的节奏,该校重构学习方式,推进主题式学习、项目化学习,彰显融学发展的课堂范式,学校核心团队成员每周公布示范课课表,在全校打造以“学的实践”为导向的“智善课堂”样态。

学校积极鼓励教师申报建设“市名师工作室”“网络名师工作室”,通过“送出去”培养和“请进来”培训等方式,对教师教学能力进行系统化培养;积极开展与淮阴中学开明分校、淮师一附小等校常态化校际交流,与淮阴区马头中心小学合作共建,开展校际学术交流和教学技能竞赛活动,为教师提供学习交流和技能展示平台;完善教学效果测评体系,分层实施教学发展评估,全方位加强对教师的培养,不断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提升教师队伍整体水平。该校进一步推广“领军—核心—种子”内部梯队建设机制,将更多的老师纳入机制,以团队研修项目推动提升老师课堂研究和实践的主观意识和主动精神,全校教师风貌有了很大改观,扩大了优质教育的辐射影响力。

该校以教师成长共同体的范式研究,促进团体发展,形成团队智慧,探索教师团队成长新路径,建立有利于全体教师终身发展的培养机制,形成个人教育思想、教学主张等理论构架,指导成员的专业成长,成为教书育人的示范。先后涌现2位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1位老师入选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1位老师入选淮安市“533英才工程”领军人才培养对象,13位老师入选淮安市“533英才工程”骨干人才培养对象;9位老师获评淮安市中小学学科带头人,其中1人入选“江淮名师”培养对象……越来越多的教师能将教育教学经验适时转化成显性成果,逐步实现由实践型向研究型教师的转变,教师梯队更加完善。

2023-06-27 ——淮安工业园区实验学校推进教师发展共同体建设纪实 1 1 淮安日报 content_218916.html 1 3 强化教师队伍建设 筑牢学校发展根基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