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程 思 丁华珍
本报讯 18岁的小A(化名)是一名即将参加高考的高三女生,因过度紧张焦虑患上抑郁症。市三院医生为其制定专业治疗方案,目前,她的病情明显好转,情绪也有所改善。
小A平时学习成绩不错,8个月前由于学习压力大,经常心情不好,还会崩溃大哭;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容易走神,记忆力减退,记不住知识点;有时会莫名烦躁、胡思乱想,晚上入睡困难,半夜经常醒来,醒后难以入睡。起初,小A和父母并未重视,后来小A的病情逐渐加重。3个月前,她多次做出自伤行为,并且常常感到心慌胸闷、全身发抖、手心脚心出汗,无法正常学习和生活。更严重的是,在前不久学校组织的一次模拟考试中,她在考场内突然剧烈呕吐,双手发抖,无法写字,最后不得不中断考试。
5月初,小A的父母带着她来到市三院儿童心理科就诊。心理科副主任医师李君通过与患者及其父母交流得知,小A是一个极度敏感的孩子,比较在意他人的感受和看法。一直以来,小A学习勤奋刻苦,对自己要求较高,成绩处于班级前列。可临近高考,她越来越紧张。小A焦虑地说:“我很害怕高考考砸了,这样就对不起父母多年的养育之恩。”小A的爸爸表示,他们一直坚持鼓励教育,并未给孩子施加太大压力。通过各项检查,李君初步诊断小A为抑郁症,并收治入院。
李君介绍,小A的病症主要由过分的自我焦虑和敏感心理引起,面对高考,小A希望以优异成绩来报答父母。然而,由于她的自我调节能力较差,父母的这份恩情未能转化为她的学习动力,反而成为她学习道路上背负的沉重枷锁,导致心情低落烦躁,成绩一路下滑。考试名次越来越差,让小A感觉愧对父母。如此恶性循环,使她最后的心理防线崩塌,最终变得重度抑郁。
住院期间,李君及医疗团队根据小A的病情及各项检查结果制定以药物治疗为基础,联合经颅磁刺激治疗和心理治疗的专业治疗方案。经过两周的治疗,小A的病情明显好转,情绪有所改善。在父母的陪伴下,小A重回学校备战高考。
面对中高考这样的挑战,考生除了努力学习,还要学会自我调节的方法。为此,市三院心理专家总结了一些心理调节方法,供学生与家长参考。
学生篇
接纳自己的紧张和焦虑。考试的发挥与紧张的情绪之间是一个倒置的“U型”关系,适度的紧张和焦虑有助于大脑保持兴奋状态,提高注意力,思维能力高速运转。所以,面对紧张不要害怕,更不要产生强烈的对抗情绪,告诉自己这种情绪是正常的,进而发现适度紧张带来的积极作用,这有助于产生学习动力。
给自己创造释压的条件。紧张烦躁时,做一些让自己放松的事情。每个人放松的方式不同,但总有适合你的,比如听音乐、跑步、跳健身操、闭目养神……放松是“对抗”紧张的好办法。
如常生活,调整心理节奏。心理因素从来不会独立于实际学习能力之外,它更像是一个微妙的系统,与实际学习处于一种动态的平衡状态。集中注意力做好手头的事情,因为你积累的不仅是知识,还有点点滴滴的自信,按部就班的学习和生活节奏会让你感到踏实和满足。
保留爱好,保持交流。临近考试,很多同学觉得时间不够用,以往的爱好也暂时搁置了。如果能够安排好自己的时间,保留一些爱好,是可以缓解焦虑情绪的。记得保持和同伴的交流与沟通。同伴间的倾诉、分享与共情,是一种很重要的心理支持。
家长篇
不说伤孩子自尊的话。千万不要说伤孩子自尊的话,比如“我看你没戏”“我看你考不上”“以前不努力,现在有什么用”“早干什么去了”……这些都会给孩子造成消极的心理影响。
读懂孩子的心理需求。有些孩子可能会用各种理由逃避复习,这时候与其强迫孩子看书,不如顺着他的意思,让他休息一下。
用平等的身份与孩子交谈。忘记自己的“经验”,不要总以“过来人”的口吻对孩子说教,才能让孩子感到自在,愿意沟通。
做孩子的顾问,学会提建议。关于孩子的未来,家长只能提建议,孩子才是最后的决策人。尊重孩子的喜好和他对未来的选择,平静地提出自己的观点以供孩子参考,而不要一味地强迫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
让孩子有自己的空间。家长不要人盯人,这是很痛苦的事情。孩子在房间复习,不要一会儿查岗、一会儿递水,给孩子空间感是一种尊重的表现。
沟通不畅时用书面交流。当与孩子在言语上产生矛盾时,不妨用纸笔和短信等方式进行沟通,这样或许会产生比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