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A1版)加大援企稳岗力度,开展“暖心留淮·共创未来”政校企合作联合招聘行动和驻淮院校县区行活动。实施失业保险援企稳岗“护航行动”,对不裁员、少裁员的企业继续实施普惠性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大型企业按上年度企业和职工实际缴纳失业保险费的50%返还,中小微企业按90%返还。鼓励各地对2023年1月25日至2月5日期间租用大巴车跨省点对点组织外来务工人员返岗的企业,给予实际包车费用70%的补贴。对2023年1月1日至2月28日期间首次来淮就业且签订劳动合同的人员,给予交通补助,补助标准按车票金额据实给予一次性补贴,最高不超过500元。
扩大投资“架桥牵线”,助力市场主体“持久续航”。扩大投资最具含金量,市场主体受益最明显、感受最深切。《实施意见》明确,为积极扩大有效投资,举行全市一季度重特大项目开工建设现场推进会,开展“诚意满淮·共创未来”招商引资行动。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市级层面统筹调度用地、能耗、环境容量等要素资源,确保优质项目顺利建设。完善市县两级重大产业项目问题会办、交办机制,进一步提升问题办理效率。实施环评承诺制,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可先行审批。推行林业用地容缺办理机制,待项目用林批复后3个月内补正。稳定发展外贸外资,出台2023年淮安市贸易促进计划,深化与日韩、东盟等交流合作。深度融入RCEP,深化国际友城交流合作,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加快“走出去”步伐。统筹各类专项资金,对跨境电商、境外参展展位费及2022年10月1日至2023年3月31日出境参展和商务洽谈发生的出入境机票费等给予一定补贴。推动出口信用保险持续扩面降费,加大对小微外贸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参保支持力度。推进落实新一代电子支付、企业自主打印原产地证书、两步申报、提前申报等改革措施,进一步压缩整体通关时间。推行汇总征税、关税保证保险,将“逐票审核、先税后放”变为“先放后税、汇总缴税”,“一票一结”变为“一月一结”等。
营商环境“保驾护航”,助力市场主体“活力澎湃”。营商环境是市场主体发展之基、活力之源,一流营商环境是一个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和强劲推动力。《实施意见》针对提升政府服务质效,实施“容缺”受理机制,简化经营异常名录信用修复流程,修复时限由5个工作日缩短为当时办结。推行生态环境、应急管理等部门联动开展事前服务,帮助拟上市企业化解困难和问题。实施包容审慎监管执法“三个全覆盖”工程,上半年公布实施淮安市“三张清单”2.0版。组织百家律所、千名律师开展服务万家以上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法助小微百千万行动”,免费提供法律咨询、法治体检、普法宣讲、纠纷调解等法律服务。深化“百所进千企·法治体检”活动,依托行业协会、商会,推动调解组织向金融商贸、知识产权、市场监管、环境保护、交通运输等领域拓展。依托县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打造商事纠纷调处中心,为中小微企业免费提供国际商事法律咨询和国际商事调解等公益性法律服务。着力提振消费市场,持续办好“幸福满淮·安心消费”四季主题系列购物节,推动各县区因地制宜开展“一县一特”主题消费活动,联合银行等机构发放购物券,对纳入市县两级商务部门促消费活动计划的消费促进活动给予资金支持等。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优化二手房“带押过户”服务,有序开展商转公贷款业务,优化提取公积金偿还商贷方式,适当延长阶段性支持政策。坚持“房住不炒”,指导辖内金融机构保持房地产开发贷款、个人住房贷款等稳定增长。
市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蒋继贵表示,《实施意见》充分结合淮安市情,最大限度帮助市场主体渡过难关、加快恢复发展,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其内容方面,聚焦经济运行中困难问题和薄弱环节,着力打通堵点卡点难点;实施时间方面,既考虑全年又着眼当前,重点提出首季“开门红”、冲刺“双过半”的政策措施;推进实施方面,构建市县联动机制,市级层面建立联席会议机制和政策评估机制,县区层面参照市级做法,建立相应工作机制,着力推动下沉一级及时解决问题,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