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社会·交通纵横

涟水经济开发区:

体制机制改革激活发展“一池春水”

■通讯员 薛 猛

能上能下、奖优罚劣……去年,涟水经济开发区在全市范围内率先启动、初步完成体制机制改革,实行全员竞聘上岗,构建“人员能上能下、岗位能进能出、待遇能高能低”的选人用人机制。今年,涟水经济开发区进行改革一周年“回头看”,实行3%的末位淘汰机制,真正让“实干者得实惠”,激活全区发展的“一池春水”。

“改革的目的是把先行先试的‘牌子’变为名列前茅的‘位子’。我们在重特大项目攻坚中取得‘双百’的历史性突破后,正式启动新一轮体制机制改革工作,让‘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的精神在涟水经济开发区实践,以改革的红利催生发展的动力,为‘申创国家级经开区、加快建成全国百强县’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涟水县委常委、涟水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王伟表示。

能上能下 年度考核4人当“尾巴”

12月10日、11日,涟水经济开发区开展深化人事体制机制改革2022年度人员末位评选活动,新港公司、一办一部五局、招商公司等105人参加述职测评,大家围绕2021年改革以来自己“做了什么,做成了什么”进行述职。县纪委等部门全程参与监督,经过层层考核、多维度测评,第一轮后,各部门各产生一名末位候选人,共16位进入第二轮表态,第二轮的表态发言后,按照末位人员比例不少于3%的原则,最终有4人被归为“末位”,真正构建“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科学用人机制。

“以前我认为,在政府部门工作,只要不犯原则错误,就不会被降级甚至淘汰;如果当上‘领导’,也不会因为工作不力被‘撸下来’。现在看来,这些都是‘老皇历’了。”一位在涟水经济开发区工作了10多年的工作人员感慨道。

改革,就是要触及灵魂,进入“深水区”。涟水经济开发区紧紧抓住“人”这个关键因素,积极探索实行灵活高效的用人机制,激励全区上下进一步坚定改革自信、增强行动自觉,让能干事、想干事、干成事的人实现自己的价值。

能进能出 聘用管理“一碗水端平”

搞活一个地方,先要搞活“关键的人”。去年,一场“全体起立、竞争上岗”的人员改革冲击着涟水经济开发区——打破行政编制、事业编制、企业编制身份限制,将矛头直指“混岗混编”人员同工不同酬、主动性积极性不足的痛点问题,实现三类人员在新设置岗位聘用体系下“一视同仁、同台竞技”。

“每个人都面临着新选择和新机会,我们因事设岗、以岗选人、人岗相适、宁缺毋滥。”涟水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张溧翔说,在县委县政府的关心和大力支持下、在县有关部门悉心指导下,通过前期反复论证,涟水经济开发区召开领导班子会议、中层干部部署会等,制定出台《涟水经济开发区深化人事体制机制改革2022年度人员末位评选实施方案》。同时,召开动员大会,助推体制机制改革“加速跑”。

经过一系列改革,无论是行政编制、事业编制还是企业编制的涟水经济开发区工作人员,在岗位聘用、绩效考核和薪酬设计上都实现了“一碗水端平”。

改革措施 变“等活来”为“抢活干”

在涟水经济开发区,“人人扛指标、人人有压力、人人担担子”,工作主动性强了、效率提高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给全员带来动力的同时,也带来了危机感和压力。过去坐在办公桌前“等活来”的人主动要工作干了,处处充满了干事创业的活力。

涟水经济开发区深化体制机制改革释放了发展红利,为涟水经济开发区实现高质量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2022-12-19 涟水经济开发区: 1 1 淮安日报 content_202951.html 1 3 体制机制改革激活发展“一池春水”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