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要闻

空间治理“一子落” 集体经济“满盘活”

——淮阴区匠心绘就乡村振兴多彩画卷

■融媒体记者 孔 雪

通 讯 员 王大明 王宏宝

日前,位于淮阴区马头镇码头村的农产品处理中心基础设施建设已临近尾声,预计年底前可投入使用。“有了空间,项目才能落地,村民以后可以来打工,村集体和村民的收入都有了保障。”码头村党总支副书记谢海强说。

这一切都得益于公共空间治理。今年以来,淮阴区以乡村公共空间治理为抓手,进一步释放空间潜能,既提升乡村人居环境的“面子”,又优化集体资产资源合理利用的“里子”,更巩固基层治理的“根子”。

破题:先行先试,激活空间治理“一池春水”

时光转回到今年3月初,谢海强从区里开完公共空间治理部署会后回到村部,部署村里土地被违规侵占的整治工作。然而,令他没想到的是,没过两天,他就被村民“堵”在了办公室。

“这地一直荒着,我刚平整好,你们就要收回去,太欺负人了!”“怎么就收我家的?不公平!”“多少年一直是这样的,凭啥说我占了公家的地?”……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围住谢海强,要问个明白。

“3月初,码头村在全区率先开展清产核资工作,但公共空间治理是个新课题,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因此,刚开始,工作方法简单粗暴,不全面、不深入、不到位等问题普遍存在。”马头镇党委副书记韩艳介绍,为此,该镇创新探索“一排二看三听四公示五评议”的“五步工作法”,对村内经营性资产、耕地、水塘、林地和闲置宅基地等资产资源情况进行全面起底排查。为确保数据真实,还通过“码上议”议事协商平台开展协商议事、召开党群议事会、走访老党员老干部等方式,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确保做到公开、公平、公正。这为公共空间治理向纵深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

今年以来,淮阴区高规格成立区级乡村振兴重点工作攻坚指挥部,区四套班子主要领导挂帅指挥,下设9个专项小组。与此同时,马头镇、南陈集镇、高家堰镇3个先导镇完善“1+N+N”责任网格,各先导村形成“一村一专班”,推进镇级落实、村居自治,形成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在半年多的时间里,该区贯彻“全面清、有序收”总要求,聚焦“清收用管”四字诀,聚力“区级统筹、乡镇推进、部门联动、村居实施、群众参与”五方集成联动,探索出一条系统化、标准化、法治化、长效化的乡村公共空间治理道路。数据显示,该区共梳理排查出违规侵占和不规范发包问题11883个,涉及集体土地资源面积约2.66万亩,目前已全部实物形态清理回收到位。

腾飞:产业为要,乡村发展走上“康庄大道”

产业项目是乡村发展的“加速器”。

然而,一边是建设用地指标紧张,项目对土地的需求强烈;另一边是农村土地碎片化、空间布局无序化、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低等问题突显。这既是淮阴区面临的棘手问题,也是全市面临的共性问题。

如何把城镇的资金、技术、人才要素引入农村?如何盘活农村现有资源,实现城乡“双向奔赴”?在淮阴区委农办副主任郑雪看来,只有土地等空间要素流动起来,乡村振兴这盘大棋才能下活。

郑雪告诉记者,该区对已回收的土地等资源资产,根据产业发展和民生短板,精准定位回收利用途径,“结合招大引强,通过资产转让、兼并重组、整体开发等多种方式,加强资源统筹运营,提高利用效能。”同时,该区还按照“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导向,用活用好零散资源,建立高效利用机制。为落实空间资源闭环管理,该区全力推行“四个一律”,即收回的集体资源资产一律录入三资平台,一律办理集体经营权证,处置一律进场交易,项目落户一律报审,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在公共空间治理过程中我们发现,洪泽湖挡浪堤背水面村集体鱼塘的承包价格远低于市场价。”高家堰镇宣传委员高勇说。为此,该镇与涉及的36户承包户进行了多轮谈判,最终将558.5亩水面全部收回,并通过镇产权交易平台公开招投标,每年可为村集体增收20万元,增值率150%。

与此同时,该镇在这一区域整理回收了867.22亩水面,利用洪泽湖滞洪区工程建设期限内给予涉及村承包费补偿,三年可增加租金收入近300万元。

在公共空间治理中,像这样被“激活”的案例数不胜数。例如,太山村回收泰山湖及周边土地,每年可为村集体增加收入20余万元;小桥村将收回的零散土地入股合作社,每年可增收14.5万元……截至目前,通过公共空间治理,该区村级集体经济收入1541.96万元,村均约25.27万元。

蝶变:以民为本,唱响振兴逐梦“幸福之歌”

“过去,家前屋后堆的是杂物,既影响美观又浪费资源。现在,我家这院子可不一样了,村里给平整出来种上玫瑰,我负责平时的打理,等开花了再采摘下来,不仅增加了收入,生活环境也变好了。”南陈集镇头堡村村民王士超说。

今年上半年,一场轰轰烈烈的公共空间治理在淮阴区拉开帷幕。仅南陈集镇,就累计排查出问题3142个,涉及面积7108亩。一开始,村民并不服气,王士超就是其中之一。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家手里零散的土地流转出去了,家前屋后变干净了,路灯修好了,污水管道铺上了……“通过公共空间治理,咱们村富起来了,今年给全村人买了‘福村宝’大病保险,这日子更美了!”王士超高兴地说。

随着公共空间治理不断深入推进,除了利用好收回的资产资源带动村集体增收,改变村容村貌也是重中之重。

在南陈集镇,头堡村户厕全部进院入室;镇北村将收回的89亩废塘、废沟整理种植绿化,建成生态林区;小桥村在中心路两侧种植花卉,为各村民小组安装路灯;竹园村收回集体土地修建健身广场。在高家堰镇,聚焦问题最突出、百姓最关注的领域,结合水体空间治理,将太平河、老场沟等骨干河道打造成生态河道;结合村庄内外公共空间治理,启动实施15个村共1945座户厕改造项目;结合农地空间治理,开展散坟整治,投资214万元建成小滩、河头两座公益性墓地。

2022-10-31 ——淮阴区匠心绘就乡村振兴多彩画卷 1 1 淮安日报 content_197662.html 1 3 空间治理“一子落” 集体经济“满盘活”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