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魏宏静 丁华珍
27岁的李女士是市三院医学心理科副主任医师杨林诊治的一位患者。10月17日上午,她如约到门诊找杨林复诊。交谈过程中,李女士开心地说:“我觉得自己恢复得挺好的,我准备找份工作,重新开始上班。”听完李女士的话,杨林由衷为她感到高兴。一番问诊后,李女士便离开了。然而,令杨林没想到的是,他12点半准备锁门离开时,竟然看到李女士坐在走廊座椅上。
杨林上前询问她是否还有事。李女士递过一张卡片给杨林,说道:“谢谢您一直以来对我的治疗和帮助。这是我做的卡片,请您回去之后再打开。”说完,李女士便和杨林告别了。患者等了四个小时,只为送上亲手做的卡片,一股暖流涌上杨林心头。
据了解,李女士在去年因为工作及情感问题逐渐出现不安全感,经常出现幻觉幻听,觉得有人在背后说她坏话,与家人的关系也变得恶劣。李女士辗转各大医院,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接受一系列药物治疗后,效果并不明显。因此,她辞去工作回到老家泗阳。经人介绍,李女士来到市三院医学心理科就诊。针对李女士的病情,杨林当即建议她住院治疗。入住病房后,李女士情绪低落并伴有焦虑,对于医生的问诊也不愿意沟通。这给医生诊断病情造成了一定困扰。
本着对患者高度负责的态度,杨林带领团队抽丝剥茧,观察李女士的临床表现,最终明确诊断为“双相情感障碍”。予药物治疗联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后,李女士病情逐渐好转,出院后生活如常。
出院后的李女士每月定期复诊,经过积极治疗和心理干预,李女士的病情已逐步稳定。“我从来没有遇到过像杨林这样的医生。他总是耐心听我诉说,温柔地给出建议,非常感谢杨医生对我的心理治疗和用药指导。”出院时,李女士感激地说。如今,一年多未工作的她,燃起了重新踏入社会的信心和决心,生活起居也恢复如常,与家人的关系也变得亲近。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她在这次复诊前用心做了贺卡带到医院,于是便出现了开头的一幕。
链接:双相障碍(bipolar disorder,BD)又称双相情感障碍、躁郁症,是一类既有躁狂发作或轻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精神障碍。发作时,一般为发作性病程,躁狂或轻躁狂发作与抑郁发作交替或循环出现,也可能混合出现。
双相障碍分为急性治疗期和维持治疗期两个时期。急性治疗期主要目标是缓解症状,防止患者自伤自杀、冲动毁物,缩短病程,预防复燃或恶化;维持治疗期主要目标是防止复发,促进社会功能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研究显示,即使在最理想的药物治疗方案下,患者的复发率也并不低。在一次急性发作后,1年复发率约40%,2年复发率约60%,5年复发率约75%。双相障碍患者普遍存在高涨、易激惹、冲动、抑郁、焦虑等情绪症状,存在适应、应付方式等情绪管理缺陷。因此,双相障碍患者持续性的门诊随诊和医疗照料必不可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