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1版:专版

文字

■融媒体记者 叶 列

通 讯 员 李红旗

近年来,为切实保障特困群众基本生活,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我市在社会捐助工作方面付出巨大努力,成效显著。通过创新模式、深入挖潜,社会捐助资金总量取得重大突破,社会捐助工作亮点纷呈。“十三五”期间,全市累计募集善款3.23亿元,20.5万人接受慈善救助,在第五届“中国城市公益慈善指数”评选中跃居全国第28位,连续入选全国“慈善公益指数百强城市”。

高位推动 打造社会捐助爱心平台

2022年9月1日上午,市行政中心会议中心二楼大厅爱心涌动,“博爱在淮安,慈善一日捐”活动正式启动。

开展社会捐助活动,既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义行善举,又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更是党委政府义不容辞的重要职责。我市始终把社会捐助工作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举措,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市委市政府将慈善文化融入城市精神,广泛开展社会捐助活动,凝聚社会力量,大力发展慈善事业。

广泛宣传,营造浓厚氛围。编写出版《凡人善举》《淮安慈善人物》《淮安市慈善总会大事记》《淮安慈善二十年》画册,开展“我与慈善同行”主题征文活动,宣传慈善先进典型,普及慈善文化。与《慈善公益报》、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淮安市广播电视台等开展合作,及时报道慈善人物、慈善项目、精准济困等慈善工作动态,营造全民向上、向善的浓厚氛围。

褒奖先进,选树优秀典型。2015年以来,我市连续开展“淮安慈善奖”评选活动,评选表扬公益慈善领域有突出贡献的单位、个人、组织和项目,选出李银江、邓红、今世缘酒业、“精准济困”等一批先进典型和品牌项目。李银江、邓红在全国“两优一先”表彰大会上分别被授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

强化责任,确保顺利实施。为确保社会捐助工作顺利开展,我市要求各单位“一把手”负总责,精心组织,加强直接领导,对口落实,确保捐赠既要坚持自愿原则,又要强调义务和责任。同时,动员本单位、本系统工作人员踊跃捐赠、奉献爱心,全市行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人员参捐率达95%以上,形成了自愿捐赠、争献爱心的暖心局面。

流程再造 探索社会捐助有效途径

2021年7月下旬,江苏多地出现新冠肺炎疫情,我市第一时间向社会发布募集款物公告,得到社会各界积极响应,近一个月就接收捐款310多万元、捐物26.18万元。

网络募捐成为此次捐助活动新的增长点,全市统筹推进“99公益日”和日常网络众筹工作,动员26万人次参加,募捐总额达到1160万元,比去年增长了5倍。慈善总会搭台、全市联动、上下合作、各界参与的网络募捐工作格局基本形成。

近年来,我市不断探索创新筹募方式,推动流程再造,善款筹募能力稳步提升,募集资金的总量连年增长。

建立“一日捐”募集长效机制。2003年以来,我市连续开展“送温暖、献爱心”社会捐助活动,累计募集善款6500多万元。2018年,市委市政府决定将每年9月5日设定为“淮安市慈善一日捐”活动日,建立募捐长效机制。

探索建立“合同认捐”新模式。我市推进慈善定向捐赠冠名基金,多家爱心企业签订百万元以上慈善冠名基金协议,为做大全市慈善资金规模注入源头活水。仅2013年,今世缘酒业等10家企业就认捐7400万元。创新推出冠名基金和定向捐赠,3年来,组织动员国联集团等10家企业认捐,募集善款达4000万元。

创新开展网络募捐。“互联网+”时代为慈善事业的发展带来新机遇。2013年,我市在全国首创在线捐赠救助平台——淮安阳光慈善网。截至2021年底,网站点击量达12.18万人次,困难群众发布求助贴在线求助共3000余人,救助金500余万元。我市连续四年参加“99公益日”活动,2021年网络募捐筹款达1126万元,位居苏北前列,23万人次参与在线捐赠,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捐助工作蓬勃开展,带动善款募集总量不断增加,慈善救助力度不断加大。2021年,全市慈善组织募集款物合计13706.37万元,支出善款12375.4万元,救助困难群众8万余人次。

取信于民 激活社会捐助持久动力

慈善救助是慈善事业、捐助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我市在实施好阳光助医、计生润家、关爱国防资助公益等传统救助项目的同时,主动衔接扶贫开发战略,精准推出“慈善淮安·精准济困”“光彩慈善安居工程”项目。项目实施5年,共投入资金1272.5万元,采取“三助”(助建、助学、助医)组合帮扶措施,共投入善款7305万元,为151户特困户新建、修建房屋8135平方米。配套省慈善总会、省光彩事业促进会在盱眙县管仲镇、淮阴区刘老庄镇、淮安区苏嘴镇、淮阴区三树镇实施“光彩慈善安居工程”项目,投入资金542万元,新建住房45套、2847平方米。

提速提效,捐赠款物快速用到一线。我市通过与公益组织广泛合作,发挥捐助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广泛开展慈善服务,为慈善事业的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能。据统计,2021年投入92万元,资助48个公益组织,实施53个慈善公益救助项目,开展慈善服务活动500多场次,受益群众达8万人次。

社会捐助工作的大力开展,离不开慈善文化的弘扬和推广。近年来,我市紧紧依托各种媒体,全面宣传《慈善法》《江苏省慈善条例》等法规政策,不断创新慈善宣传方式和途径,让浓浓爱意弥漫在淮安大地上。

慈善文化走进校园,走到青少年身边。我市授予淮安区关天培小学“全市中小学慈善文化建设示范教育基地”称号,授予盱眙县铁佛中心小学“全市中小学慈善文化建设先进单位”称号,带动和推广全市校园慈善文化建设工作,从小在孩子心中播下爱的种子,灌输爱的理念。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我市严格落实捐赠资金审计、监督等制度,接受社会公开监督。通过采取上述措施,在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有爱心人士说:“管理严格了,捐款流向公开透明,我们没有顾虑。”

2022-10-23 1 1 淮安日报 content_197024.html 1 3 文字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