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社会

张红: “医”路前行 不负白衣使命

(上接A1版)

一张照片,凸显飞速发展

“你看这张照片,这是10年前我们科室同事一起学习的地方,大家挤在一个小房间里站着学习、做研究,条件比较艰苦。”张红指着手机相册里的一张老照片告诉记者,10年来尽管手机已换了几部,但这张照片一直保存着。“随着医院对科研事业的重视,内分泌科的整体条件也在不断改善。科研环境舒适,还有设施设备齐全的大研究室和会议室,使我们能够更好地开展工作。”

除了科研环境的变化,让张红感触较深的还有科研团队的人员变化。10年前,张红是市一院第一个以硕士身份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医生,如今医院连续几年都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当年,医院内分泌科只有2名硕士研究生,如今研究室就有十几名博士。“看到这么多高素质人才不断加入医疗团队,我对未来充满信心。”张红感叹。

一条道路,坚定不移向前

10年来,张红不断学习和追求,在取得南京医科大学医学博士学位的基础上,又远赴美国马里兰大学攻读博士后学位,从一名主治医生逐渐成长为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

2018年,张红走上管理岗位,从医疗工作者转变为科研工作者、医务管理者,身份的转变使张红进一步增强了医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我是临床医生时,给患者看病是个体服务,是一对一的;我是科研工作者时,就要通过科技创新和先进的医疗技术,为更多老百姓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我是医务管理者时,希望更多的医生用更先进高超的医术帮助更多的人。”张红说。10年来,市一院获得很多荣誉,张红和同事也经常获得各种奖项。在她看来,这些荣誉不是简单的成绩,更多的是对患者生命的保障、是对人民健康的守护。

一次诊疗,体悟医患关系

2000年大学毕业后,张红开始从事内分泌及代谢病治疗工作。从穿上白大褂至今,她医治的患者数不胜数。其中,令她印象最深刻的是10年前接诊的一位患有糖尿病的女孩。“她是一名1型糖尿病患者,当时才十几岁,体重只有35公斤,还有些抗拒治疗。”数次治疗后,张红发现,女孩因疾病和家庭原因变得自卑,不愿意与人交流,甚至有抑郁倾向。

为更好地为她治疗,张红在关注疾病的基础上,为女孩进行心理疏导,在问诊时给予帮助,并时常通过微信、电话等了解她的学习与工作情况。“现在她的病情控制得很好,不仅有了一份不错的工作,还结了婚生了孩子。”张红感慨道,根据多年的从医经验,她认为,治疗要以人为中心,医生不仅要关注患者的身体状态,还要关心患者的心理健康。“我们要把患者当作健康人甚至朋友看待,把治疗融入他们的日常生活。医生和病人其实是一个共同体,一起与疾病作斗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守护百姓健康。”张红说。

2022-10-15 1 1 淮安日报 content_196534.html 1 3 张红: “医”路前行 不负白衣使命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