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三院党委副书记白耀刚(右一)为卢斯猛(左三)及家属送上鲜花和慰问金
■通讯员 丁华珍 徐 杰
8月3日,淮安市第三人民医院功能科医生卢斯猛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挽救了北京一名再生障碍性贫血女孩的生命。他也成为我市16年来第48位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
一次偶然,
成为干细胞捐献志愿者
16年前一次偶然的机会,卢斯猛成为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2006年的一天,我带着女儿乘农公交回老家。等车时,看到广场上在举行招募造血干细胞捐献者的宣传活动,我便去登记,没想到竟成为淮安首批造血干细胞登记入库志愿者。”卢斯猛回忆道。当时,女儿才2岁,懵懂无知;如今,她已上大学。这次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卢斯猛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女儿树立了榜样,希望她也成为一个有爱心、乐于奉献的人。
再接通知,
受捐者竟为女儿同龄人
6年前,卢斯猛曾接到配型相合的通知,他与北京一名大他5岁的男性白血病患者初配、高配成功,可后来因患者身体状况不允许,他没能捐献。“从登记入库到成功捐献,真的太难了。有些志愿者虽然登记入库,但真正接到通知时却因年龄较大、紧张害怕、工作时间不允许等原因无法捐献。”清江浦区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孙佳介绍说。去年再次接到红十字会的通知,得知受捐者是一个女孩,和自己的女儿是同龄人,卢斯猛更觉得是一种缘分。
几经周折,
终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
通常红十字会通知配型相合,志愿者就要去做相应的身体检查,每次要抽10管血。去年10月初接到红十字会通知后,这样的体检,卢斯猛做了3次。此前,卢斯猛查出患肾上腺囊肿,医生为其施行腹腔镜手术,取出一个拳头大的瘤子。术后,他右腹部皮肤松弛、疼痛,加上伤口感染,身体很虚弱,一度担心会影响捐献。为了让身体尽快恢复,他忍着疼痛绑着腹带坚持锻炼,同时注意调整饮食。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终于体检过关,卢斯猛今年才能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
作为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和医务工作者,爱心和奉献是刻在卢斯猛骨子里的特质。自2000年起,卢斯猛加入无偿献血队伍,此后献血成了“规定动作”。每隔半年,他主动前往街头的采血车献血,至今已累计献血3800毫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