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观点

“五管齐下”推进数字乡村建设

■楚 娟

科学技术的变革引导着时代的发展。随着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云计算、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数字孪生技术等主要技术手段在中国乡村的应用和拓展,数字乡村已成为当下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热点。《中国数字乡村发展报告2020》指出,“数字乡村建设既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也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整体带动和提升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为乡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我们应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五管齐下”建设好数字乡村,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往纵深方向发展。

以发展数字产业为支撑,推进数字乡村建设。一是提升乡村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向国外学习和自主学习相结合,提升乡村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攻关乡村数字产业核心关键技术研发,尤其是农业专用智能芯片、动植物本体智能传感器技术等关键技术。二是促进数字技术与乡村产业的融合。以“互联网+”思维发展乡村产业,加强数字技术在农业等产业生产经营中的应用,推动数字技术与农村经济的深度融合,发展智慧农业、乡村电子商务、智慧物流和智慧乡村旅游,依托数字技术提升现代乡村产业水平,推动乡村产业数字化转型。三是建立数字化乡村产业体系。以数字技术优化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完善农业农村大数据,加大技术攻关力度,推动成果应用转化,建立数字化乡村产业体系,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促进农业农村数字产业培育壮大。

以优化数字环境为基础,推进数字乡村建设。一是推进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农村信息基础设施的资金投入,深化与电信、移动、联通三大运营商公司等合作,在农村全面实施“数字设施”提升工程,打造全光网农村,进一步完善光纤、无线信号补盲及基站补建扩容。二是重点发展数字新基建。发展以物联网、人工智能技术为核心的乡村数字新基建,在数据采集与处理、资产资源信息管理等方面进行技术创新,以数字新基建优化乡村数字环境。三是加速移动互联网及智能手机在农村的普及。据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2019年农村网络零售额达到1.7万亿元。“玩淘宝、寄快递、拿快递”早已不再是城里人的“特权”。农村是数字技术得以应用推广的巨大市场。不断完善移动互联网硬件软件设施,改善网络环境,提升网速,使移动终端减小城乡数字设备差距。同时,大力推进智能手机下乡,增加智能手机的应用群体,村委会要加强对老年人群智能手机的使用指导,做到“包教包会”。

以培育数字文化为核心,推进数字乡村建设。一是促进“非遗”乡村文化资源数字化转化。民间艺术、传统医药等属于“非遗”乡村文化的代表,经历岁月的洗礼,能够保留下来的非常珍贵。目前对“非遗”乡村文化尚处于保护层面,但是仅仅保护是不够的,我们更要传承。要利用先进的数字技术对“非遗”乡村文化资源进行数字化转化,进而产生更多的文化产品,在发展乡村经济的同时也吸引更多人对“非遗”乡村文化进行传播和传承。二是增加乡村数字文化产品的供给。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开发适合乡村民众并且深受乡村民众喜爱的主题数字文化产品,包括网络电视、网络电影、网络小视频、网络文学等,提高数字文化产品的原创性、创新性和亲民性,开发乡村数字文化“网红”产品,满足广大乡村民众对数字文化产品的需求。三是发展乡村教育网络培训。乡村教育的发展已离不开数字网络技术,加大对乡村民众种植技术、法律法规等方面远程网络教育。在乡村中小学教育中开展“微课”“慕课”等形式新颖的教学改革,开放网络图书馆,让乡村孩子也可以享受到更多优质的数字文化,促进教育公平。

以改善数字治理为抓手,推进数字乡村建设。一是建立乡村数字治理体系。以数字技术优化惠民服务,完善乡村民众社会保障信息服务,推动乡村电子政务发展,促进“阳光村务”建设工程,创新“网格化”乡村治理,建立乡村数字治理体系。二是加强乡村数字治理人才培养。重视数字治理人才的引进,搭建人才引进与交流平台,以乡村数字产业发展吸引人才,完善激励机制,加大对进村服务和工作的人才的资金投入力度。重视基层人才数字培训,加大网络知识普及面,提升基层数字治理人才数字化治理水平。三是发展数字公共服务。以数字技术推动基层政府、社会组织等乡村公共服务主体协同发展,明确各主体分工,简化公共服务流程,避免资源浪费,建立智慧医疗、智慧养老、智慧教育、智慧交通等系统。建立城乡融合公共服务机制,将城市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延伸到农村,同时运用数字化技术为乡村弱势群体提供帮助。

以提升数字环保技术为灵魂,推进数字乡村建设。一是加大数字环保、智慧环保技术在乡村生态治理和环境保护中的应用,细化污染指标采集分析,动态监测环境污染源,移动管理乡村废弃物。二是促进数字环保资本下乡。鼓励环保资本下乡,创新基层政府与资本合作方式,疏通数字环保资本下乡渠道,有效整合各方优势资源,为乡村生态环境的保护加上数字砝码。三是加强政府、企业、科研三方合作。政府应当发挥“领头羊”的作用,加深与企业、科研两方在数字环保事业上的合作,协力解决目前数字环保技术发展面临的地理监测互联网技术标准统一、环境监测传感器设备发展稳定性等问题,促进乡村生态的发展。

(作者为淮安市委党校法政教研部副主任、讲师)

2022-05-29 1 1 淮安日报 content_184086.html 1 3 “五管齐下”推进数字乡村建设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