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记者 张小燕 通讯员 王世华
税收一头连着国家,一头连着百姓,与经济发展须臾不分,与民生福祉息息相关。自2021年3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意见》以来,淮安市税务局锐意探索创新,蹄疾步稳推进精确执法、精细服务、精准监管、精诚共治和智慧税务建设,让税收征管改革成果更好更多惠及纳税人缴费人。
精细服务 为企业排忧解难
“多亏了市税务局专家团队,帮我们企业及时挽回了错误申报造成的损失。”日前,我市某公司财务经理赵先生有感而发。
原来,该公司财务人员申报时忙中出错,导致企业账户拟用于工资发放的31万元存款被作为税款扣除,企业面临无法及时发放员工工资的困境。接到求助信息后,市税务局迅速组织纳税服务专家团队商讨解决方法,面对税款被扣、申报表无法作废的实际困难,通过采取更正申报、极速退税、上报作废退税后的申报信息等一系列措施,仅用一天时间就为该公司挽回损失,切实维护了纳税人的切身利益。
近年来,市税务局聚焦办税缴费过程中的“急难愁盼”问题,在精细服务上率先发力,持续提升纳税人缴费人满意度和获得感。在全省率先实施税费服务专业职能一体化整合,将32项属地局调查、审核的节点,前移至纳税服务机构,减少税费服务流程跨机构流转,最大限度解决纳税人“多头跑、多次跑”问题。一体化整合以来,累计受理业务9.88万件,89.49%事项当场办结,单项业务平均耗时由1-2天缩至14.57分钟。以打造“淮税通·安心办”服务品牌为抓手,依托智慧税务建设成果,不断丰富和完善服务产品,建立“无厅办税(智慧税务)体验区”,打破原有的线上线下、征纳两端间的壁垒,实现“肩并肩、面对面”零距离服务;搭建“淮税通”征纳沟通平台,与9.9万户企业纳税人实时“云互动”。建立税费服务任务统筹机制,强化任务归集、整合、分配和反馈,今年以来共整合税费服务任务6批次、4455户次,同比分别下降40%、38%,实现了基层和服务对象“双减负”的目标。
精确执法 有力度又有温度
近日,市某资产管理公司财务负责人宋经理收到一份《纳税风险提示提醒函》。在税务人员的辅导下,该企业进行自查,最终按规定申报交纳了各项税收,调减所得税亏损近300万元。“市税务局给了企业一次自查自纠的机会,使我们避免了罚款,同时账务上及时做出修正,避免企业出现不良信用记录。”宋经理心有余悸地说。
高质量的《纳税风险提示提醒函》是一份精确的税收“体检报告”。市税务局深化运用“大数据动态监控+前置式提示提醒+纳税人自查自纠+递进执法保障”为主要形式的税务执法新方式,让执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对分析发现的纳税人涉税风险疑点,暂不启动执法程序,先制作和寄送《纳税风险提示提醒函》,告知并辅导纳税人自查消除风险疑点。对纳税人能自查消除的风险疑点,不予处罚。据统计,今年一季度,该局累计推送综合类风险应对任务743户,应对总成效10.59亿元,其中入库成效2.52亿元,总成效比去年同期上升59.48%。综合类风险全部采用提示提醒策略,90%以上企业能够在提示提醒环节完成风险排除。
同时,市税务局严格规范税务执法行为,全面落实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建立税务执法“一个口子”工作机制,各类执法任务统筹整合、扎口推送,有效避免多头执法、重复执法和交叉执法。全面落实全国统一的“首违不罚”事项清单、长三角税务行政处罚裁量基准,严格执行省税务局统一设置的征管职责清单。该局税务执法新体系的建设,实现了从经验式执法向科学精确执法转变。
精诚共治 破解征管壁垒
出台《淮安市异地来淮建筑服务业税源管理工作方案》、发放《淮安市异地建筑服务税收政策宣传手册》……今年以来,市税务局联合市财政、行政审批、交通运输、住建、水利、农业农村等税收协同共治成员单位,加强异地来淮建筑服务业纳税人全流程税收服务和监管。一季度,全市异地建安企业净入库税款共3.93亿元,其中通过外地来淮建筑业信息交换和征管比对产生税收1.1亿元。
据悉,我市在全省率先出台《市政府办公室关于淮安市税收协同共治工作的意见》,深入推进部门信息共享,税收协同共治成员单位已拓展到32个市级部门和126个县级部门,截至目前已累计共享205类540万条信息,产生风险应对成效3.97亿元。
税费协同共治新体系建立后,市税务系统实现由“单兵作战”向“内外协同”转变。目前,部门协作面逐步拓宽,协同事项不断丰富。市税务局联合金融机构,通过电子税务局“小微企业服务金融街”为全市小微企业发放免抵押、免担保的融资贷款86.5亿元;联合邮政部门在全市设立50个税邮合作便民点;与公安、人行、海关等部门签订协作备忘录,在打虚打骗行动中协同作战,维护正常社会经济秩序;与住建、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协作实现涉房事项集成办理,与市委经济网格化平台信息自动交换,与市中院签订执行联动合作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