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特别报道

文字

■通讯员 赵德刚 赵大为 融媒体记者 杨丹丹

市八届人大一次会议以来,全市法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习近平法治思想引领下,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和上级法院决策部署,紧扣“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不动摇,深化“服务大局、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实践不停步,为淮安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提供了有力司法保障。

担主责强主业,实现了办案质效新提升

受理案件486467件、办结477734件。其中,2021年受理案件115578件,办结106845件,法官人均结案256件,比2016年分别增长3.23%、19.69%和14.80%;在省法院通报的11项重点审判质效指标中,淮安法院有10项进入全省前四,其中3项第一、4项第二。2场庭审、2份文书入选全国法院年度百优,66个案例被作为全国、全省典型案例发布。

谋大局议大事,彰显了服务发展新担当

市法院获评全省金融生态县创建工作先进单位,连续两年被授予全国查处侵权盗版案件有功单位,连续三年被评为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先进集体。联合市工商联开展的“啄木鸟”法律体检活动获评全国工商联法律服务创新案例。建成全省首个涉台纠纷调处中心,设立全省首个野生鸟类生态修复基地,建立全国首个凹土协同保护机制。

解民忧增民利,展现了司法为民新作为

执行“破壁”行动成效受到最高法院分管领导批示肯定。诉讼服务平台质效评估得分在2021年升至全省第二,3家基层法院被确定为全省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示范法院。“无讼淮安·一码解纷”智调平台获评全国智慧法院建设十大创新案例、全省2018-2020年度法治建设创新奖。市法院获评全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七五”普法中期先进集体。

抓典型树典范,取得了创先争优新突破

9项改革经验入选上级法院司法改革案例选编。案件繁简自动识别系统获评全国政法智能化建设优秀创新案例。“六专四室”警务信息化建设经验被最高法院推广。2次获得全国法院学术讨论会组织工作先进奖,2篇文章获得全国法院学术讨论会一等奖。165个集体、199名个人受到省级以上表彰,涌现出“全国文明单位”清江浦区法院、“全国模范法官”姚月梅等先进典型。

打造营商环境法治高地

在全省率先对标世界银行评价标准,开展营商环境指标优化行动,2021年淮安地区“执行合同”“办理破产”指标均居全省第三。一审审结商事案件56072件,标的总额565.62亿元。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秩序,审结我省第一起涉及平台“二选一”不正当竞争民事案件,入选2021年度全省法院十大典型案例。建立破产审判“1+10”制度体系,强化府院协调联动,在全国首创破产财产处置信息发布机制,架起“破中取金”的信息桥梁。共帮助26家企业重整再生,引导716家企业清算退出,释放沉淀资产143.53亿元,盘活土地房产919.95万平方米,安置职工30988人。

保护产权和企业家权益

出台助推民营经济发展的“两意见一方案”,严格区分经济纠纷与经济犯罪、民事责任与刑事责任、公司财产与个人财产,保障企业家安心投资创业。审慎适用司法强制措施,最大限度降低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淮安区法院巧用“清场保证金”,让3家企业在承租厂房拍卖期间不停产,入选全省法院善意文明执行十大典型案例。实行最严格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一审审结知识产权案件2211件。“BT天堂”网袁某某侵犯影视作品著作权案入选2018年度全国打击侵权盗版十大案件,“童话大王”郑渊洁实名举报的销售侵权盗版图书案入选国际知识产权保护协会中国分会2020年度十大版权热点案件。

推动扩大对内对外开放

助力打造“双循环”重要枢纽节点,妥善化解高铁新区、城市快速路、京沪高速扩容等重点工程建设引发的纠纷910件。支持台资集聚示范区建设,联合市台办落实助推台商台企发展的“十六条举措”,建立涉台一审民商事案件集中管辖机制,一审审结此类案件436件。聘请包括台胞在内的特邀调解员和联络员22人,发挥“同乡之情、同业之谊”优势,联动化解涉台纠纷320件。

筑牢美丽淮安司法绿坝

建成洪泽湖流域环境资源法庭,一审审结环境资源案件784件。高某某等非法捕捞螺蛳案、葛某某非法采矿案,入选全省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年度十大典型案例;许某某等非法猎杀河麂案,入选全省法院涉长江保护十大典型案例。加强生态损害修复,判令321名刑事被告人承担生态修复责任,累计补种树苗5570株,放生鱼苗172万余尾,缴纳生态修复基金1045万元。广泛开展环保法治宣传,编发《洪泽湖流域常见鸟类名录》《小案例·大课堂》普法教育手册,让绿色发展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1072名干警与低收入家庭结对帮扶。出台人民法庭助力乡村振兴“二十四条意见”,开展“一法庭一品牌”创建活动,省法院主要领导予以批示肯定。省法院在涟水县法院挂牌成立苏北首家服务乡村振兴实践基地,淮安地区挂牌基地数量占全省总数的1/4。洪泽区法院“旅游法庭”、金湖县法院“五好法庭”建设经验被省法院推广。规范和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一审审结涉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案件371件。支持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一审审结涉农地“三权分置”案件677件。妥善解决农民工“忧酬烦薪事”,为1.75万名农民工追回“血汗钱”3.67亿元。淮安区法院设立根治欠薪联动工作站,获评全省农民工工作先进集体。

扎实推进扫黑除恶

一审审结涉黑恶案件100件686人,摧毁黑恶势力犯罪组织58个。对省挂牌督办的聂某某等15人涉黑案,从严判处首要分子死刑,形成强大震慑。同步推进“打伞破网”,向纪检监察机关移送问题线索51条,一审审结涉“保护伞”案件18件21人。协调推进“打财断血”,执行到位财产9800余万元。制定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十八条意见”,建立起长效常治工作机制。

依法打击刑事犯罪

坚持惩防结合、宽严相济,一审审结刑事案件16396件23390人。把维护政治安全放在首位,一审审结涉邪教组织犯罪案件63件。严惩影响群众安全感犯罪,一审审结“杀抢绑”犯罪案件173件,对“7·6”重大暴力袭警案的2名被告人依法判处死刑。守护百姓餐桌和用药安全,一审审结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案件245件。积极参与“断卡”行动,一审审结“两卡”犯罪案件250件,挽回群众损失10.83亿元。参办“10·30”特大跨境电信网络诈骗案,对13件案件204名被告人予以严惩。编发“杀猪盘”、兼职刷单等十类陷阱提示“口袋书”,增强全民“反诈”意识。

有效防控重大风险

严惩口罩售假、隐瞒行程等扰乱抗疫秩序行为,一审审结涉疫情犯罪案件33件。850余名干警下沉一线,妥善化解因疫情引发的纠纷650件,帮助348家企业稳岗复产。防控金融领域风险,推动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一审审结金融纠纷案件15803件。防范打击非法金融活动,一审审结非法集资等犯罪案件117件,向公安机关移送“套路贷”线索2045条。防控房地产领域风险,坚持“房住不炒”定位,一审审结房屋买卖合同纠纷案件17275件。协助处置55个“问题楼盘”,经开区府院联动推进“淮海青年城”复工续建,实现拿房、办证、清债“三个百分百”。联合市住建局开展建设工程领域转包、违法分包专项整治,向住建部门移送问题线索64条。防控安全生产领域风险,一审审结重大责任事故犯罪等案件113件。

持续深化诉源治理

加强诉前调解工作,诉前调解成功率位居全省第一。建成道交、物业、金融、知产等类型化诉调对接平台,市法院联合市工商联编写的《商会商事调解工作手册》作为范本在全省推广。全市法官进网格参与化解纠纷2.57万起,发出司法建议1317件。以“无讼淮安”创建为引领,打造社会治理特色品牌,洪泽区法院“无讼村居”建设经验在全国法院“枫桥经验”研讨会上交流;淮阴区法院助创“五共五强”法治示范村,推动构建乡村善治格局;金湖县法院深耕“全域诉调”机制,民商事案件收案数量连续四年下降。

大力弘扬法治精神

审结“全国首例英烈保护民事公益诉讼案”,引领尊崇英雄的时代风尚,被写入最高法院工作报告;审结“开具‘大小处方’套取医保资金案”,彰显严惩骗保的鲜明立场,被最高法院作为典型案例发布;审结“虚构劳动关系侵吞企业资产案”,决不给违法失德者“钻空子”,入选全省法院审判监督十大典型案例。坚持以案释法,将案件庭审打造成“普法公开课”,将法律文书打造成“普法宣传单”,累计网络直播庭审21.78万场、公开裁判文书32.99万份,在央视播出案例202个;拍摄微电影微视频212部,9部获最高法院表彰。清江浦区法院巡回审判“六进”获评全省首批优秀法治实事项目。

全心全意改善诉讼服务

构建一站式诉讼服务体系,实现诉讼服务事项一站通办、一网通办。开展“四不”问题专项整治,向社会公开作出“十项承诺”,健全12368诉讼服务热线督导和交办机制,切实提升诉讼服务质效。设立13个自助诉讼服务站点,为当事人提供全天候“不打烊”服务。关注特殊群体需求,对出行不便的当事人主动上门立案,对不善于使用智能设备的老年人加强诉讼辅导,着力打通便民诉讼“最后一公里”。建立“淮法云达”集约送达中心,在全省率先实现集中送达市域全覆盖。加大司法救助力度,为困难当事人缓减免交诉讼费3297.66万元,发放救助资金2912.55万元。加强涉诉信访工作,信访积案化解率达98.83%。

用情用力保障民生权益

准确贯彻实施民法典,一审审结“衣食住行、业教保医”等民事案件161483件。联合市妇联开展“法护家园”活动,运用柔性手段“断好家务事”,化解婚姻家庭纠纷41960件。呵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两级法院全部设立少年审判机构。市法院联合市法宣办等10家单位举办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模拟法庭大赛。盱眙县法院在家庭教育促进法施行当日发出全国首份“责令接受家庭教育指导令”。清江浦区法院发出全省首份“家庭暴力禁止令”,入选2015-2018年度全省未成年人保护十大事件。淮阴区法院构建“一中心多站室”亲情修复网络,创成全国青少年维权岗。淮安区法院连续七年进校园宣讲“开学第一课”,在新安小学设立“法护蓓蕾”司法保护基地。

常态长效攻坚执行难题

执结案件189562件,执行到位标的额303.50亿元,2021年执行完毕率、实际执行到位率居全省第一。切实强化执行措施,开展集中或专项执行2276次,拘留2461人,以涉嫌拒执罪移送侦查159人。加大拖欠民企账款和涉民生案件执行力度,兑现企业债权82.47亿元,发放民生款项41.62亿元。强制腾空某制管公司、某养殖公司等场地,为大运河百里画廊、华强方特等重大项目建设扫除障碍。构建综合治理执行难大格局,与全市27家单位完善联动协作机制。强化失信惩戒和守信激励,发布失信被执行人信息13.22万人次,将已履行义务的4.82万人从“黑名单”中移出。创新执行工作方式,经开区法院在全省率先推行继续履行责任保险,盱眙县法院在全省率先发出涉嫌拒执犯罪预告书。深化执行规范化建设,对重要流程节点实行标准化指引。

2022-02-24 1 1 淮安日报 content_174480.html 1 3 文字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