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家堰镇水铁犀(现位于淮阴区高家堰镇高堰村境内)是洪泽湖大堤上最具代表性的一尊铁犀。众所周知,河道总督张鹏翮于清康熙四十年(1701年)铸造了16尊镇水铁犀,置于黄淮运各险工险段,藉以镇堤防浪,高家堰这尊铁犀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尊。这尊铁犀后来被多次移动,但距离都不远。然而,大家有所不知的是,1913年,这尊铁犀差点被张謇运到南通博物苑作为藏品。《南通日报》曾刊发文章,讲述了张謇想要移走这尊铁犀的前因后果。
张謇创办南通博物苑并征集文物
张謇(1853年7月1日—1926年8月24日),南通人,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状元,也是清代最后一名状元。南通博物苑是中国第一座公共博物馆,由张謇于1905年创办。
为了办好南通博物苑,他不仅毫不吝惜地率先捐出自己的收藏,甚至是“謇家所有,具已纳入”,还动用广泛的社会关系,通过各种渠道征集藏品。他对此非常用心,不放过每一件可能征集到的藏品。比如,1906年,他专门请人运回被弃于常熟福山江干珠媚园的旧物美人石和其他大块宣石,“度置苑内”;1912年,“与(刘)厚生同至天坛,拾黄绿二瓦而回”;1908年,“与穆抒斋讯,求奉天博物品之动物”;连其子张孝若赴青岛求学时,他也不忘令其注意为博物苑收集藏品……他于1913年看中了高家堰铁犀并已着手行动。
张謇治淮时看中高家堰铁犀
南通处于淮河下游,高家堰决口,南通必受其害。1879年,张謇在其己卯科优贡卷《策问(江苏水利)》中提出:“淮、扬以洪泽为腹,而高堰(即高家堰)最上之处则咽喉也。”1904年,他上书《请速治淮疏》,呼吁治理淮河。1906年,两江总督端方应张謇请求设导淮局于清江浦,张謇在担任导淮局总参议后,即派员从事测量工作。1907年,他发表《议办导淮公司纲要》,积极筹资开展“导淮”准备工作。1909年,时任江苏咨议局议长的张謇在清江浦主持设立江淮水利公司,后于1911年改组为江淮水利测量局,并遣南通、河海工科学生分班测绘成图,而成绩不尽如人意。1912年4月,张謇又“派测员三班,偕美工程师继续测量”。到1913年张謇担任新成立的民国“导淮局”督办,继而出任农商总长兼全国水利局总裁后,更是加大导淮力度,并曾实地勘察指导治淮工作。《张謇全集》中对洪湖大堤、高堰等内容多有记录。
民国建立之时,因河道变迁,淮河铁犀已被弃于荒草中多年,其“镇水功能”也不被认可。张謇觉得,可“运取其一,陈列南通博物苑,不过藉作河工纪念”。于是,在请示了时任江苏省民政长(即省长)后,由省长转令铁犀所在地清河县知事(1914年,因清河县与直隶省清河县重名,清河县改名为淮阴县),选取了其中的高家堰铁犀一只,“并嘱导淮测量局协同照料”。前期准备工作基本就绪后,张謇派人于1913年7月2日前往高家堰,准备将铁犀运至南通。
迁移高家堰铁犀的批准者
当时,洪泽湖大堤上存有5尊铁犀,张謇为什么会选中高家堰这尊铁犀呢?因为清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北徙后,洪泽湖水自马头镇向南退去几十里。洪泽湖新滩于清咸丰五年(1855年)、咸丰九年(1859年)放垦,至此时已经过去五六十年,这里的湖滩早已成为村庄和农田。其他4尊铁犀都在洪泽湖大堤上,只有高家堰这尊铁犀失去了所谓的镇水功能。张謇觉得有把握能将这尊铁犀迁移成功。
批准铁犀迁移的人是江苏省民政长(省长)应德闳。应德闳(1876年—1919年),字季中,浙江永康人。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举人,他曾任淮安知府,1912年任江苏省首任民政长(省长)。张謇是应德闳的偶像,又是民国“导淮局”督办,对于张謇提出的要求,应德闳认为可行,只是小事一桩,便批准并转令清河县知事徐钟令办理(此后不久,严查宋案后发表《程德全、应德闳宣布宋教仁案证据通电》,应德闳因遭袁世凯迫害而潜心佛门,时间不长便含恨而逝)。
接受应德闳指令的清河县知事徐钟令是当地宿儒。晚清时期,他曾任安徽无为州、江防州的同知,代理过霍邱知县。辛亥革命后成立国民议会,徐钟令即为国民议会中的11名江苏省代表之一。民国初期,此地县名仍为清河县,而“知县”被改为“知事”,徐钟令即为清河县知事。徐钟令深知本地文物的重要性,他内心并不情愿让高家堰铁犀迁移到外地。当时(1913年),迫于“导淮局”督办张謇和民政长(省长)应德闳的压力,他不得不应允迁移这尊铁犀。1914年,清河县更名为淮阴县,徐钟令后来还著有《民国淮阴志征访稿》(最早以“淮阴”命名的志书),由此就可以知道他对本地文化的重视程度之高。从徐钟令此后的发展轨迹也可以看出他与张謇的关系非同一般。他于1915年至淮属阜宁等地办理垦务。张謇任运河督办时,徐钟令为工程局总务科长。徐钟令曾受张謇委派,于1919年12月入京协调有关工作。1920年2月,“张謇与徐钟令议商筹建督办局事宜”。此外,《张謇全集》亦收有1921年《训令总务科科长徐钟令文》。1923年,徐钟令因治水有功,被总统授予四等嘉禾章。
当地民众成功保住高家堰铁犀
有省里、县里的官方知会,还有“导淮测量局协同照料”,铁犀的迁移工作理应顺利。然而,令张謇意想不到的是,正待装运铁犀之时,突然遭遇当地人阻拦,而且阻拦者有充分的理由。据相关史料记载:“忽有数百乡人围绕铁牛,号泣诟詈。询之,知乡人子幼时多拜寄铁牛为干爷,朔望焚香顶礼,敬如神明,历久相传,或祖若父。拜祭者则以牛子牛孙命名,以为此牛一去,失所凭依,祸且不测。又有谓此牛内有乌金,价值巨万,必为奸人图利私售。”当时,高家堰关帝庙还在,关帝庙与铁犀前的香火一直旺盛。为避免发生群体性斗殴事件,运送铁犀一事就此耽搁下来。
如今看来,当地民众应该是事先得到了官方透露的消息,进而采取了有组织的阻止行动,才使得这尊铁犀得以保全。原先被置于洪泽湖大堤之上的铁犀,后来静卧于渡口的堤坡上,应该就是在准备装船时被当地人阻拦后放在那里的。
高家堰铁犀的几次移动
张謇未能运走这尊铁犀,但实际上形成了铁犀的第一次移动。1980年,我在和平中学任教时,每次经过高家堰渡口回南吴集乡(后改为吴城镇)老家时,都会在渡口西边的堤坡上看到这尊铁犀静卧在供销社的墙边,当时未知其历史内涵,心中充满了疑惑。可惜当时没有相机,未能留下与铁犀的合影照片。2016年撰写《黄淮运十六尊镇水铁犀探源寻踪》一文时,我没有查找到这张照片,就使用了第二次移动后的照片。
铁犀的第二次移动,是从高家堰渡口边的堤坡移到堤顶关帝庙遗址前(关帝庙后来被拆毁)。1993年,因铁犀底座锈蚀严重,文物保护部门提出修缮建议并得到县领导的支持,后由水利部门出资建设基座和围墙,由文化部门负责现场施工。当年12月,铁犀被移置于渡口堤顶的道路北侧。铁犀底座是1米多高的长方体水泥墩,铁犀高卧其上,西望街区。
铁犀的第三次移动,是从关帝庙遗址之前向南移动了100米左右。2005年,大运河申遗拉开序幕,相关文物的保护工作被提上议事日程。2008年,当时的淮阴区文化局就铁犀保护问题争取到了省里的专项经费,在当时的赵集镇党委、政府的配合下进行了这次移动。这次将铁犀向南移动了100米左右,还建起了四柱式保护亭,恢复了先前铁犀“翘首茫茫湖天,欲吞万顷波涛”之势。
高家堰镇的“一墙四宝”
中国大运河2014年申遗成功之后,迅速掀起了运河文化景区、景点的建设热潮。如今,隶属于高家堰镇的高家堰石工墙、高家堰铁犀、高家堰关帝庙遗址、高家堰救生桩遗迹、高堰志桩,共同组成了高家堰景区中展示历史文化内涵的“一墙四宝”,向人们述说着高家堰在明清时期“蓄清刷黄、济运保漕”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