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女儿去学校报到,在宿舍里帮她收拾床铺的时候,我情不自禁地想起了我的大学宿舍。那时的大学宿舍硬件条件肯定不如现在优越,但在当时也是“标配”。当时的大学宿舍里,门内上方往往装着一个小喇叭,那可是我们的“宝贝”。
近30年前,在那个“通讯基本靠吼”的年代,每栋宿舍楼只有一部分机电话,只能接听不能拨出。四层宿舍楼100多个房间,每个房间住8个人,这么多人共用一部电话,难度可想而知。学校在每栋宿舍楼里装了一个呼叫系统,呼叫器在一楼传达室,终端就是每间宿舍里的小喇叭。
每当有人到宿舍来找人或者打电话来,门卫师傅就会按下呼叫器上的房间号喊道:“某某某,有人找!”被喊到的同学,就会如同中奖一般,立刻放下手中的事,飞速往传达室跑去。
我当时住在一楼,离传达室近,还从容些。如果看到有人拨开人群,从楼上飞奔下来,所有人都会迅速闪开一条道,因为这个人一定是去接电话的。
有的同学兴冲冲地跑到传达室,拿起电话机,听到的却是“嘟嘟嘟”的忙音,只能遗憾地离开。原来,传达室师傅接通电话,用呼叫器喊过人后,通常就把电话放在桌上,去忙其他事了。打来电话的人等了几分钟,见没有人来,不确定能不能等到人,于是便挂了电话。
也有“内行人”摸索出一些方法,比如,先打一次电话让师傅喊人,快到一分钟(通话费用按照每分钟为单位进行计算)时没人来就赶紧挂掉,然后过五分钟或者十分钟再打。但有时电话长时间打不进来,要么是因为电话机还没放回去,要么是因为其他电话打进来了。
一些同学和家人说好了,让家人在晚上固定时间打电话来,他们提前等着。所以,每天晚上,尤其是周末,传达室的电话机旁总是围满了人。一名同学在接电话,后面的同学要么百无聊赖地东张西望,要么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眼看约定的时间快到了,接电话的同学还没结束,甚至没有结束的迹象,心急的同学就站不住了,先是发出各种暗示提醒接电话的同学,如果不见效就直接大声提醒——“我有急事呢”“没看到后面这么多人等啊”“电话费不要钱啊”……对此,有的同学往往会抓紧时间结束通话,有的同学根本不搭理。这时,等待的同学就更不淡定了,开始发出各种“噪声”进行干扰,目的就是让接电话的同学“知难而退”。
这种情况持续了一年多,到大二的时候,校园里安装了几台磁卡电话机,有些条件好的同学就买了磁卡打电话给家人,不再抢占宿舍楼里的“公共资源”了。
接到电话可不是人人都有的“福利”,而是少数人的“专利”,大多数同学可能一年也接不到一次电话。那时,家用电话尚未普及,通话费用高昂,没有什么急事,人们一般不会用电话联系。上大学时,我遇到一些事情想和父母说,只能写信,等父母收到信再回信时,事情已经过去好多天了。那时,父母平时积攒下来的对孩子的爱,等到寒暑假时才有集中释放的机会,但不善言辞的父母,表达方式往往就是美味可口的饭菜和看着孩子狼吞虎咽时的笑容,就如现在的我们,总是尽量给儿女最好的照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