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经济

小芦笋撬动致富“大产业”

走进涟水县红窑镇金城村的春竺芦笋基地,只见千亩大棚如一片白色的海洋铺展在眼前。棚内是一行行青翠挺拔、排列整齐的芦笋植株,它们带着泥土的芬芳,蕴藏着蓬勃生长的力量。

趁着夜色

采摘最鲜嫩的芦笋

凌晨2点,月色笼罩之下的芦笋基地里只听见阵阵虫鸣。力秀芳和几名工友头戴探照灯,走进基地,此时正是采摘芦笋的好时机。

“大棚里温度高,芦笋长得很快,一天能长近30厘米。”力秀芳边走边说,她身旁的芦笋长势喜人,几乎有半人高。她蹲下身子,拨开芦笋叶,探头寻找藏在茎叶深处的鲜嫩芦笋。在探照灯的照射下,芦笋泛着晶莹的光泽。她小心翼翼地握住芦笋的根部,轻轻一掰,一根新鲜的芦笋便被她摘了下来。到凌晨5点多,天边泛起了鱼肚白,采摘工作已经接近尾声,力秀芳与工友们的箩筐里都装满了鲜嫩的芦笋,根根青翠挺拔,用手触摸还有些湿润和凉意。

“我们基地采用了标准化大棚种植技术,芦笋不仅产量高、品质好,而且一年四季都能生长。每年亩产约2000公斤。”春竺芦笋基地负责人郑标说,这些刚采摘的芦笋,经过简单处理后就会被送进冷库保鲜,当天发往各大城市,确保消费者及时吃上新鲜可口的芦笋。操作间里,30余名工人一起上阵,清理、切根、捆扎、包装……

带动农户

让绿芦笋变成“金苗苗”

十多年前,在外地做花卉生意的郑标无意中接触到芦笋这一作物。他发现,芦笋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市场价格十分可观,便萌生出回到家乡涟水种植芦笋的想法。于是,他与朋友合伙承包了200多亩土地试种芦笋。

起初,收成并不理想。郑标专程去上海邀请技术专家前来指导,加上自己不断摸索,终于种出了粗细均匀、包头紧实、颜色嫩绿、品相极佳的高品质芦笋。如今,郑标的芦笋基地面积已达4000多亩,带动了周边400多名村民就业。

郑标说,芦笋的收购价为每公斤16元—18元。如果家里有七八亩地用来种植芦笋,采摘一天就能卖1000多元。可观的收益让当地村民掀起了一股种植芦笋的热潮,也带动了涟水芦笋产业的快速发展。郑标是涟水最早种植芦笋的一批人,他毫无保留地向其他种植户传授种植技术,并帮助他们发展客户、联系物流。2020年,郑标等人发起成立了涟水县芦笋协会,在种植基地里设立田间学校,定期邀请专家前来授课,带领周边更多农户种植芦笋。

如今,涟水县已拥有国内最大的设施芦笋种植基地,产量占全国的30%。“涟水芦笋”已成功注册为地理标志商标,并获得绿色食品认证。

清香脆嫩

唇齿留香韵味长

芦笋虽貌不惊人,但其青翠的外形、清新的味道、爽脆的口感,常常让人食之难忘。临近中午,红窑镇上众多餐馆里顾客盈门,一道“滋油芦笋”被不少食客写入菜单。

对有着十余年烹饪经验的曹师傅来说,烹制这道菜再简单不过。他先将一捆芦笋洗净,待锅里的清水“咕嘟咕嘟”冒泡时,把芦笋放进去,撒上些许盐和食用油,焯熟之后捞出,浇上生抽,放入些许蒜泥、生姜末、干辣椒等配料。另一边,起锅烧油,几分钟之后,锅里的葱油便发出“滋啦滋啦”的声响。见时机成熟,曹师傅小心翼翼地端起油锅,将满锅滚烫的葱油淋在芦笋上。“哗”一声,芦笋瞬间与热油相拥,香气四溢,充满了整个厨房。这道“滋油芦笋”碧绿如玉、色泽光亮,芦笋的鲜嫩爽脆被发挥到了极致。

用芦笋烹饪的菜肴还有很多,比如芦笋炒肉、芦笋虾仁炖蛋、沙律鲜芦笋……芦笋清新、鲜嫩的特点使得它适合煎、炒、烹、煮,简单烹制后非常好吃,颇有点“百搭”的意味。但不管选择何种烹饪手法,焯水这个步骤不能省略。曹师傅说,焯水可以去除芦笋中的大部分草酸,还可以最大限度保留芦笋中的维生素,避免营养流失,同时让芦笋色泽诱人、口感脆嫩。

除了对外供应鲜食芦笋外,涟水县在芦笋产品开发方面也做足了文章,芦笋茶、芦笋水饺、芦笋鸡糕、芦笋饮料等一系列芦笋产品陆续被开发出来,受到众多消费者的青睐。

■融媒体记者 何剑峰 高婷婷

王昊 周伟 通讯员 刘云

2024-10-11 2 2 淮海晚报 content_258058.html 1 3 小芦笋撬动致富“大产业”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