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封面

追梦“牧童”

——从徐则臣《放牛记》成为高考试题说起

■特约撰稿 王新鑫

高考语文学科刚结束,就有信息传来,语文阅读理解考了徐则臣老师的文章——《放牛记》。我对这篇《放牛记》印象深刻,它是《纸上少年》的开篇之作,这本书我曾经作为礼物送给了我的孩子,当然也适合所有孩子,因为里面凝结着少年英雄的情结。

心理学上经常讲一句话——“美好的童年治愈一生”。徐则臣用《放牛记》这篇文章诠释了这句话。当我们阅读他的大部头长篇小说,在他的严肃的文字里感受北京“漂泊”的艰辛、运河历史的凝重的时候;当我们看到他走出小城的轨道、到更大的世界去闯荡,并且站在最高领奖台上的时候;当我们听到他侃侃而谈阅读的经历、理想的发生的时候……我们都会去畅想他的童年,畅想他的故事,分析是什么因素影响了他的一生。

原来,他在牛背上度过了童年,度过了在他眼里“几近完美的少年时代”。

沉浸观察者

在《放牛记》里,徐则臣用他少年的目光写了小牛的成长过程,从小牛怯生生地来到他的家里,到如何给牛换辔头、套车、驾辕,再到扎鼻眼、犁地、耙地,所有关于牛的细节都交代得清清楚楚,阅读者看到的就是作家拥有的第一手体验。作家在回忆里写他的童年经历,因为所有的体验都是直接的,因而写起来格外松弛和舒适,这是作家的“富矿”,别人无法从他的脑海里挖走。牛怎么吃草、怎么才算吃饱、雨天的时候怎么保证牛的口粮,作家的文字给读者十足的画面感,也带着读者零距离地和牛亲密接触了一回。

在作家写小牛认错母牛的那一段,读者不由自主地跟着作家的笔触往前走,甚至还模仿小牛的鼻触去嗅一嗅,因为读者能够感受到作家对小牛的喜爱和担心,那种共情的体验很快从作家的文字里来到了读者的眼前和鼻前。小小的少年“不想松开缰绳,在地上被拖了好几米,胳膊膝盖都磨破了”,可是仍然“揉着伤痛跟在后面追”,读者看到了一个令人心疼的放牛娃,也体验到作家放牛生活的沉浸感。

在童年的时候,徐则臣就是一个沉浸式的观察者,在专注于自己生活的同时,将自己抽离出来,观察周围的人、物和事。这样的直接体验是现在的少年读者缺乏的,从家庭到学校,从房间到教室,青少年缺乏和烟火生活的最直接的联结。扑进生活的怀抱,一个猛子扎进最真实生活的海洋,去观察它们的模样,去感触它们的情感,才能眼中有、心中有、笔下有。

自然乌托邦

放牛是一份辛苦的工作,早出晚归、风吹日晒,但是放牛娃的生活又是人人羡慕的生活,自由自在、悠然自得。心中有诗意的人,不管什么样的环境,都能够为自己创造出浪漫的氛围。古往今来,文学家们都在书写着牧童的诗意田园,徐则臣也是这样,普通的放牛生活带给作家的是自然的洁净和美好。

作家对“野孩子”的向往,因为放牛生活得以实现,天地之间,有牛有笛,三伏天太阳高悬,下雨天漫天雨雾,晒成黑铁蛋、滚出一身泥就是作家童年时最大的愿望。在文字的滤镜中,我们可以轻而易举地去想象空灵而愉悦的意境,仿佛水草丰茂的那些文字构筑了一幅乡野美学图景。而这样的美学图景,是中国人自古就十分熟悉的,“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东风放牧出长坡,谁识阿童乐趣多”,自由自在的随性足以弥补所有其他的艰辛,难怪乎音乐家贺绿汀也要创作《牧童短笛》这样的乐曲,让欢快的琴键唱出少年的轻快。

这样的放牛生涯,给作家带来更好体验的还有放牛时看书的经历。作家并不是像我们想象中那样横卧牛背去看书,而是找个乱坟岗子随意翻书。“我想看书,从兜里拽出一本武侠小说来。清风徐来,头顶有松树遮阴,天上流云飞动,此时看武侠,几乎等于尘嚣坐忘,那一个白衣飘飘的侠义世界美不胜收——大虚乃是大实,大无中有大有。”这样的自然,就是乌托邦呀,有了这样的乌托邦,理想才有寄托之地。

只有从自然中获得滋养的人,才有源源不断的“活水”迸发,才有自发的表达欲望,他对世界是敞开的、好奇的,而非封闭的、漠然的。当放牛的少年决定拥抱世界,世界就像越过牛背看过去的田野,自然而然。

少年英雄梦

放牛生涯在徐则臣的童年,只是记忆中的一个断章,热爱这个断章,缘于每个少年的英雄情结。驾驭一头牛,听上去也是极其英勇的行为,当这个行为裹上集体主义的外衣,乐观向上的情绪塞满了一群放牛娃的脑袋。放牛娃坐在牛背上,排成队伍一起往村外走,后一个人打前面的牛屁股,浩浩荡荡的队伍壮观得犹如一支正要进攻的军队,而牛背上的娃娃们自然就成了小英雄。

还有一个实现英雄梦的快捷途径——骑马。同样是放牧,放牛的孩子羡慕牧马的孩子,渴望来一次传说中英雄的造型,于是,在《放牛记》里,徐则臣还专门写了骑马。“不需要马鞍,他们的屁股像长在马背上一样牢靠,风鼓荡起的马鬃和他们扣子掉光了的褂子,传说中的英雄造型,要多拉风有多拉风。”这是他憧憬的“鲜衣怒马”,轮到他自己呢,则是被马摔得四仰八叉。饶是英雄变“狗熊”,徐则臣还是很爱他的放牛生涯,放牛的生活给了徐则臣一个自由的旷野,风任性地吹,从田间地头吹到了稿纸上,吹到了邮筒里,变成了更多人爱看的书。

《纸上少年》里的文章,都是徐则臣对故乡、对亲人、对邻里的各种记录,祖父倚在秋风里做梦、祖母沉醉在藤椅里讲故事、父亲在他放牛的时候给他背诵古诗文的任务、母亲关注他所在地方的天气预报……甚至连“走过路过不能错过”的卖货郎、故乡的老柳树、夜晚的狗都一一出现他的文字里。人生序章里的真善美往往影响一生的底色,苏北少年感知到的真正好的生活,恰是平常的、自在的,也是深情的、独特的。

牛背少年的旷野遐想并不只是存在于《放牛记》的文本中,而是遍布徐则臣的所有作品,给予徐则臣那样一个放松自由的童年,恰是他的父母对他的爱惜。“跟自然和大地如此贴近”,这就是父母给予他最好的童年礼物,也演变为成年后富足的人生哲学。

高考语文试卷节选徐则臣的这篇散文作为阅读材料,也正说明了命题专家对于语文教育的思考,对于人文关怀的重视。让我们的孩子回归天性,在对自然的觉察和爱中去拥抱生活,在憧憬与欢乐的状态里去期待明天,这样才能够体悟到复杂而有变化的人性、丰盈而有色彩的人生。

2024-06-17 ——从徐则臣《放牛记》成为高考试题说起 2 2 淮海晚报 content_249854.html 1 3 追梦“牧童”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