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15)班 李青杉
我是塞罕坝上的一棵树。
我从小就听泥土爷爷讲这里的故事。他说,当他还是沙土宝宝的时候,这里“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每年都会有许多兄弟姐妹们随着肆虐的狂风一路飞向北京等城市,让城市里风沙满天,一片灰蒙蒙的。当时,这里的冬天很长,平均每年有七个月时间,他们被压在深深的积雪下,只有64天不会受到寒霜的侵袭。泥土爷爷说,即便如此,那些孩子们依然把你们带过来了。我脚下有点湿湿的,泥土爷爷送来的水好像撒过盐。
1962年9月,来自全国18个省(市)的369名平均年龄不到24岁的创业者,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来到塞罕坝,开启了艰苦卓越的创业历程。他们啃窝头、喝雪水、住马架、睡窝棚、钻地窨子,始终心怀梦想,直面艰难困苦,坚持播种绿色。
现实是残酷的。第一年,他们造林千亩,成活率却不到5%,幸运的我身在其中。第二年,再造林1240亩,成活率不到8%。我看着他们的脸被风沙一点点侵蚀、磨砺出沟壑,看着他们由激情满怀变得沉着冷静,又心疼又难过。可我什么都干不了,只有往下,再往下扎根,往上,再往上生长。
1964年春天,我的嫩叶在徐徐的却还裹挟着沙粒的微风中摇曳时,全体干部职工以永不服输、破釜沉舟的劲头,再次齐聚马蹄坑展开会战。在塞罕坝机械林场第一任党委书记王尚海的带领下,他们大干三天,面对极其恶劣的自然环境,义无反顾地发挥着劳模精神。真正的共产党员不会被任何困难击倒,在恶劣残酷的环境中,真正留住他们的,是他们心底里那股为民奉献、爱岗敬业的精神。终于,同年10月初,种植在马蹄坑的落叶松取得了成活率达99%以上的惊人成绩,也填补了国内高寒地区机械栽植针叶树的空白。面对胜利成果,王尚海这位经过革命战争洗礼的汉子,竟然跪在地上激动地大哭。受他感染,我奋力挥动着枝丫,像新来的弟弟妹妹们问好,要努力生长呀,不能辜负他们前赴后继、一往无前的付出。
同样为我们的生存和健康而操劳的是张启恩。他努力探寻失败原因,寻找宜种树木,伏冰卧雪,实地研究枯死的兄弟姐妹们,最终总结出“三锹半缝隙植苗法”“中心靠山植苗法”。在他无微不至的照料下,每一位兄弟姐妹都生存得安全、舒适。一眨眼,他们都老了,老得走不动路了,却还在弥留之际,指着林海的方向艰难地说出塞罕坝三个字。
经历了50多年风雨的我,见证着他们的事迹如春风般广为传播,林场先辈们用理想和信念铸就的塞罕坝精神,正生生不息地被传承。第一代开发造林试验成功了,把塞罕坝建起来了。第二代主要负责经营管理。现在则是第三代。望海楼的值班人员每天都准时查看我们的情况。因为他们的坚守,20年来,这里从未发生过火灾。我的兄弟姐妹们都放心地生长,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漾出一圈又一圈绿色的水波。
如今,这里的百万亩林海变成了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林,这里见证了跨越半个世纪的奇迹。每一位踏足这片土地,并为这土地无私奉献、开拓创新、爱岗敬业的人,都被我们铭记,被历史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