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金秋

辛勤耕耘硕果丰 怀揣初心再出发

——退休教师刘友开的“教”与“诗”

“做一个有思想的带有诗人味的科研型开放式教师。”这是“草根教师”刘友开的座右铭。退休前,刘友开一直从事教育工作,有着扎实的理论基础、丰富的实践经验,教育教学教科研成绩显著,在不同的教育工作岗位上都能模范地履行职责。退休后,他听课、评课、写诗,还坚持研究陶行知、汪达之的教育思想和新安旅行团的故事,把退休生活过得丰富多彩。“退休7年,怀揣教育初心再上路,过退而不休的生活,我感到很充实。”刘友开说。

■融媒体记者 吴家婧

教坛耕耘 满载硕果

1956年,刘友开出生在涟水县的一个小村庄里,从小就对读书充满兴趣。22岁那年,他考入淮安师范学校(后并入淮阴师范学院),学习了两年,毕业后,刘友开开始从事教育工作,先后任淮安市新安小学教师,淮安市教育委员会教研员、教研室副主任,淮安市楚州实验小学副校长,淮安市深圳路小学副校长,镇江市润州区教师发展中心党支部书记等。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刘友开深知重任在肩,30多年来,他勤于学习,勇于创新,踏实肯干,默默地耕耘在教育岗位上,付出并享受着。由他主持研究的教科研课题,有多个获全国、省、市奖项,他发表论文(课例)200余篇,出版《小学思想品德课“五环式”教学法研究》《一群小好汉群英谱》《汪达之评传》等作品30余部,“小学语文有效教学基本模式”和小学思想品德课“五环式”教学法等教科研优秀成果,受到专家学者高度评价和广泛应用。

2016年退休至今,刘友开应邀担任淮安市深圳路小学、合肥路小学、广州路小学、天津路小学、富士康实验小学等5所小学的顾问,并应邀不定期到全国各地学校作学术报告、专题讲座、听课评课等,继续致力于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研究以及青年教师的培养。他还利用闲暇时间,对以往所做的教科研工作整理总结,写出了几十篇教研文章,并在刊物发表。他将自己的知识、热情、爱心、耐心像种子一样撒播在教育这片热土上,结出了累累硕果。

结缘“新旅” 受益终生

新安小学是刘友开从事教育工作的第一站,在这里,他“邂逅”了让他受益终生的人和事。刘友开回忆,当时的校园里有一座“新旅”展览室,里面存放着不少关于新安旅行团的书籍。闲暇时他就到展览室看书,做笔记,在新安小学任教的7年里,他在这里尽情“挖掘”。新安旅行团的事迹感染着他,陶行知、汪达之的教育思想浸润着他,他以汪达之为榜样,践行汪达之教育理念。“汪达之的教育思想及教育实践对当下中国教育改革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现在许多先进的、前沿的教育理念,汪先生在几十年前就说过了。”刘友开说。

受汪达之和新安旅行团影响,在新安小学任教期间,刘友开发表各类文章200多篇,大多数跟新安旅行团有关。离开新安小学后,他继续研究“新旅”和汪达之。1995年和2003年,由他编著的《汪达之教育文集》和《汪达之教育文集(增订本)》出版,一时间在全国教育界引起轰动,受到业内高度评价。

多年的教育生涯,刘友开始终没有放弃对新安旅行团和汪达之的研究,退休之际,他萌生了将自己的研究整理成《汪达之评传》的想法,并付诸实践。

《汪达之评传》于2021年出版,是一部对人民教育家汪达之先生生平主要事迹进行评述的传记文学作品。该书从不同侧面向人们展示了汪达之先生在波澜壮阔的一生中为人民教育事业创造的丰功伟绩,以及表现出的革命精神和崇高品质。

评课作诗 笔耕不辍

除了研究教育,刘友开还有一个特别的爱好——写诗。他的诗少写生活琐事、风花雪月,以评课为主,每次听课后,他将听课感受及改进建议以诗的方式记录,称为评课诗。退休至今,他已写评课诗300多首。

刘友开说,写评课诗缘于一次偶然。1997年的一天,市里举行了一场教师研讨培训会,8名教师依次讲课,再由专家代表作点评,活动由作为淮阴市小学语文研究会成员的刘友开主持。台上老师们热情洋溢,神采飞扬,台下的刘友开却不时关注着时间。“老师们讲课都很投入,用时都比较长,我一看留给我会议总结的时间不多了,肯定不能长篇大论。”刘友开说。

既然总结要精炼简短,不如用诗来概括。刘友开灵机一动,将老师们的表现、专家代表的点评化为一句句短句,配上韵脚,成为了一首诗。他回忆,当时用诗做完内容总结后,场上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从那时起,用评课诗意来表达评课意见就成为了刘友开听课评课总结的一大特色,直到现在,他仍然坚持用评课诗加注释的方式为他听的每堂课作总结点评,出版了诗集《我的教育诗——刘友开教育教学研究诗集》2部。他说,退休后,他每天上午都应邀到学校听课,将听课情况归纳总结成言简意赅的诗句,再加上详细注释发给讲课教师,受到广泛认可。

2023-12-29 ——退休教师刘友开的“教”与“诗” 2 2 淮海晚报 content_236718.html 1 3 辛勤耕耘硕果丰 怀揣初心再出发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