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不是从外地骑来,而是托运到淮安;驮包里装的不是骑行装备,而是硬纸板;“骑行者”要到数额不等的现金后并不急着买饭,而是继续举牌要钱……近日,有市民反映,在我市商场、菜场等人流量较大的场所,连续多日看到一身专业骑行者打扮的“求助者”举牌向来往市民讨要15-50元不等的“吃饭钱”,且均声称自己途经淮安落难。■融媒体记者 吴海涛
多地接连出现“落难者” 真假惹人疑
“从7月初起,我经常在水渡口万达广场周边看到举牌求饭钱的‘骑行者’,开始只当是他们确实遭遇了困难,便给了对方50元钱。”提起自己帮助“骑行者”的经历,家住万达广场附近的市民张大姐便气不打一处来。她告诉记者,对方在收下她的钱后没多久便重新换了一个地方开始“求助”,其说辞与之前如出一辙。“绝对是骗子!感觉到异常后,我连续观察了几天,发现每到上下班的人流高峰期,他们会来到广场上,有时候是两个人,有时候是三四个人一起,即便有人给了饭钱,他们依旧不会离去。”张大姐说。
无独有偶,家住淮安区康马路附近的丁先生最近也遇到同样的情况。“7月16日一早,我去康马路菜场买菜,在入口处看见两名身穿骑行服的求助者,他们身后停放着两辆山地自行车,在举起的牌上写明他们在长途骑行过程中丢失了手机和钱包,希望有好心人可以借30元钱,让他们用于吃饭。”丁先生表示,如果真的是出门在外遇到困难,向路人求助无可厚非,可如果是骗子们利用大家的同情心来骗取钱财,那一定要及时制止,或者反映给相关的管理部门。
专业人士表示“伪专业” 给群体抹黑
张磊是淮安自行车运动协会的成员,对于近期频频出现的“骑行者讨饭钱”现象深恶痛绝。“自行车骑行本是一项健康、环保的绿色运动,如今却被诈骗团伙利用来敛取钱财,太可恨了。”张磊表示,各地骑行协会对骑友的行为都有明确章程,真遇到困难也多是向骑行俱乐部求助并能得到救援,更何况骑友之间也可以相互帮助,随便哪个骑友都可以及时伸出援手转点钱,绝不至于连续多日在闹市区举牌索要钱财。
“很多市民都是被他们的‘伪专业’给骗到了,认为一辆专业自行车少说好几千元、一身专业装备也价值不菲,因而放松了对他们的防备之心。”张磊告诉记者,真正长途骑行的人,驮包绝不可能塞得满满当当,那样只会增加骑行负担。车轮也绝不可能没有一点磨损。“其实,要分别真假还有更为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直接帮助其求助派出所,如果对方听后直接拒绝或跑路,那必是骗子无疑。”张磊说。
公安机关提醒“多留心” 自能辨真假
记者从我市公安机关了解到,假扮骑行者路边行讨的现象并非近期才有,近几年来全国各地多有发生,市民们一旦发现有此类“求助者”应在第一时间向辖区派出所寻求帮助。这样一来,无论其身份真假,都能得到妥善处置。
那么,如何自行分辨真假骑行者呢?民警告诉记者,一要看行头问知识。市民随便问几个专业性的问题,不是真正的骑行者便会自露马脚。二要看人面部和手足部的皮肤。由于长期风吹日晒,长途骑行者的肤色变化较大,一般会在所戴骑行帽和骑行眼镜交界处留下明显的黑白线,甚至脸颊、嘴唇会出现脱皮现象。三要看单车。真正长途骑行时,车子轮胎肯定会有磨痕,有些部位还会有很多灰尘和泥土。大家只要多留心,自然能分辨出真假骑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