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曾是物资匮乏的年代里许多家庭穿衣的写照,也是郭成林的童年回忆。今年57岁的郭成林出生在淮阴区的一个村子里,家中兄弟姐妹七个,小时候物质生活条件比较艰苦。“我在家中排行老三,从小穿的衣服和鞋子都是姐姐们穿过给我的。”郭成林说,那个年代孩子们穿的衣服多是不合身的,衣服大了就裁去一点,小了就在袖口或裤脚处补上一小截布。家中盖的被褥表面破了,都是用零碎的布料整整齐齐地打上补丁,这样又能继续使用了。她的缝补手艺是在修补家中破损衣物时慢慢练出来的。她不仅会穿针引线、钩花、织手套,还会自己制作布鞋。
郭成林说,普通家庭的日常生活离不开缝缝补补这门手艺。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缝纫机是女孩子出嫁必备的三大件之一。那个年代的女孩子大多会自己做衣服,陪嫁一台缝纫机,可以方便日后生活中进行缝缝补补。她姐姐的出嫁物品中就有一台缝纫机。回忆起自己结婚生孩子,郭成林称,那时纸尿裤还没有流行起来,孩子的尿布都是她用家中废弃衣物裁剪缝制而成的。“将布料裁剪成合适的大小,再将每个边角缝合整齐,一针一线都需要细致耐心。”郭成林表示,年轻时,她还会亲手给孩子织些漂亮毛衣,钩顶帽子。孩子顽皮时撕坏的裤子,都是她一点一点缝合起来的,虽然没有外面裁缝做得那般美观,但是方便实用。孩子也在母亲缝缝补补的日常中,学到了勤俭节约这一传统美德。
如今,生活条件好了,当年的生活困境一去不复返,缝缝补补作为一种勤俭持家的诀窍却并未过时。郭成林依然没有丢弃她的缝补手艺,看到孙女的羽绒服开线,她会贴心地用同色线修补,将针脚隐藏在衣服内侧,这样让孙女更容易接受一点。“如果孙女衣服不小心被刮坏了,我会带她去寻找裁缝摊,让人家帮她贴个漂亮的贴画,她又会开心地穿着了。”郭成林说,缝缝补补反映出的节俭内涵永不过时,无论生活条件如何好,都应该坚持节俭。
■融媒体记者 张金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