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清江浦区青年路附近的周新春今年74岁。在她卧室的橱柜里,保存着各种颜色和花式的碎布头,厚厚一沓卷成一个卷,用一根绳子捆绑着,看起来很有年代感。“这些碎布头是我年轻时就囤着的,留着缝补衣服、床单用,一直没舍得扔。”周新春顺手解开绳子,看着手中的碎布头,思绪回到从前。
周新春出生在一个9口之家。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人们所有需要购买的物品全都凭票供给,布匹也不例外,做一件新衣服需要花费家里几个人一年的布票。周新春回忆,那时家里孩子多,穿打补丁的衣服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儿。做好的新衣裳要几个孩子轮流穿,穿多了,磨破了,就用相近颜色的布缝补起来。
“衣服虽然破旧,但补丁还得缝得周正些。缝明针的地方要缝得长短一致,不能走歪,还得左右对称。”作为家里的第一个孩子,周新春很早就开始照顾弟弟妹妹们了,缝缝补补的本领就是那时在一次次的摸索中锻炼出来的。
后来,街头巷尾有了修补的摊位,缝补衣服、修鞋子、修拉链全都不用自己动手了。周新春记得,自己上班的地方就有一个修鞋子的小摊位,除了修鞋,摊位还承接着修拉链、缝补手提包的业务。年轻爱美的周新春常常将自己心爱的手提包、鞋子拿到这里修补,成了这里的常客。周新春至今都记得,摊主是一名30多岁的男子,只要见到人就笑嘻嘻的。每天来到摊位请他修鞋的人络绎不绝,生意好的时候,顾客还得一个一个排队等候。
“那时修一双鞋,补一个拉链头只要几分钱,而且一点儿也看不出修补过的痕迹。”周新春说,在那个生活条件有限的年代里,小修补摊位不仅仅满足了自己的爱美之心,还为自己省了不少钱,“那会一个月工资才28块钱,想要拥有一件自己十分喜欢的东西都得‘三思而后行’,这个小修补的摊位可以省不少钱。”
打记事起,缝缝补补便一直伴随着周新春的生活。久而久之,也让她养成了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家里有什么东西坏了可以修好的就去修,直到无法修补了才换新。说着,周新春拿起手中的钱包笑眯眯地说:“你看,我现在用的钱包就在修鞋店修补过,用起来一样的。”
■融媒体记者 高婷婷
通讯员 张剑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