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块瓷片,背后都有一段破碎的历史;每一件被修复的文物,都关联着一个意味深长的故事。在文物修复师的眼里,每次将支离破碎的瓷片一片片粘贴修复,都是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2016年,一部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让许多人第一次深入了解了文物修复师这个职业,也让不少年轻人产生了“我也要去修文物”的念头。生于1999年的鲁大典便是其中一员。自2021年来淮安工作至今,鲁大典已经修复了近500件陶瓷文物。
近日,记者走进淮安市文物保护和考古研究所岔河工作站。文物修复工作室里,三位修复师正静静地各自忙碌着。坐在右手边临窗位置的就是有着4年文物修复经验的鲁大典。补石膏、晾干、打磨平整……鲁大典正全神贯注地修补一件古陶瓷。残损的古陶瓷经过他的双手,被赋予了新“生命”。他介绍,这是几年前小丁庄墓地出土的陶器,还差最后一小块,手里的陶罐就可以修补完成了。“做我们这行的,心里必须要有一份热爱,要经得起枯燥,坐得住冷板凳,要非常有耐心,不然很难坚持下去。”他说。
在岔河工作站,鲁大典每天的工作是将墓葬群中出土的碎陶片,一块块拼接、补残、打磨,尽量还原千百年前古人使用时的形态。“选择文物修复,大概是因为对文物的热爱吧。”鲁大典说,“我是陕西咸阳人,夸张点说,陕西孩子是在文物堆里长大的。”家乡悠久深厚的历史文化让鲁大典从小就对文物格外感兴趣。上学时,他周末最常去的地方就是博物馆,最爱看的书是古籍资料,他看过的古籍资料摞在一起比他的身高还高出不少。
岔河工作站远离闹市,文物修复师们吃住都在这里,每年只有春节才回家。没有娱乐活动,没有繁华环绕,他们整日在这里与文物为伴。当记者问起会不会觉得无聊时,鲁大典笑着摇摇头,他拿起修复好的陶罐,指着修复拼接的地方说:“你看,拼陶罐是不是有点像拼‘乐高’,一边玩一边就能揭开历史的神秘面纱,对我而言修复文物不仅不会无聊,还挺解压的。”
在鲁大典的眼里,文物修复是一场穿越千年的对话,用巧手让一件件残碎的古代陶瓷重归完整,就是与过往的一位位工匠大师进行跨越时空的对话。“当文物上的泥土被擦去后,下面忽然出现特别精美的图案,这是让人特别兴奋的。”鲁大典说,“我希望用自己的双手为文物保护工作多尽一份力,让更多破碎的文物‘重生’在大家面前。”
■融媒体记者 吴家婧 潘梦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