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家堰景区有一段很长的石工墙,主体部分是明代万历年间最初修筑的原始石工墙(后来不断增高)。万历八年(1580年)三月,工科给事中尹瑾阅视河工后,上书说:“高家堰近已筑塞成堤,体制高厚,既有桩板以护其处,复设官府以严其防……终不若包砌石堤,可一劳而永逸也。”此奏疏与潘季驯观点相同。当时潘季驯第三次出任总理河道已经两年,在奏疏得到批准后,遂于十月开工。石工是从原土坝“列字号”起(《千字文》常被用于河工的计程,“列”字排第15号)至“水字号”止,中间共用30个字,一个字为100丈,共计3000丈。高家堰的石工在万历之后,尤其是康熙、雍正、乾隆年间又不断加固并向两头伸长。到乾隆十六年(1751年),终于形成北起马头镇石工头、南至蒋坝镇石工尾,以石工墙来迎水护坡的水上长城——洪泽湖大堤。
沧桑巨变,岁月如梭。咸丰五年,黄河北徙,洪泽湖水面南退几十里,高家堰段石工墙西侧湖区就已成为新滩湖之地。新滩开垦,厂区和庄户林立,此处石工墙不再有防洪功能,但因处于东西道路的两侧和二河渡口的关键位置,堤上原有关帝庙和一些住户(住户外墙以石工墙为根基),此处石工墙的原貌得以保持。而其他石工墙都早在五六十年前就被拆毁了,大量的石块、铁锭,及其垫底的木桩都成了水利工程和民居的建筑材料。
2011年,《高家堰段石工墙露出庐山真面目》的报道(作者为潘新),透露出重要信息:“淮安市文物局聘请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对……高家堰段石工墙进行局部考古勘探,揭开了千年古堰的神秘面纱。”“经测量,高家堰段石工墙遗存长约800米,全部由条石垒砌,气势雄伟。条石长1米左右、厚约0.4米。据当地居民反映,该段石工墙共有18层,但露出地面的石工墙,多的有7层,少的只有5层……18层的石工墙终于呈现在世人面前。经测量,18层的石工墙高约7米,其中5层暴露在地面以上,13层被湮没在地面以下。经过这次发掘,掌握了高家堰石工墙的详细信息,对于今后开展保护、展示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