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来,学雷锋活动在全国持续深入开展,雷锋的名字家喻户晓,雷锋的事迹深入人心,雷锋精神滋养着一代代中华儿女的心灵。
在洪泽区的土地上,活跃着一支特殊的农业科技工作者队伍,他们秉持着雷锋精神,奔波在田间地头,服务于数千农户,当地干部群众亲切地称他们是“庄稼的保护神,农民的贴心人”。他们就是洪泽区老科协“助农志愿服务队”。■融媒体记者 蔡雨萌 通讯员 夏立新 张宽善
发挥自身优势 扎根基层一线
洪泽区老科协“助农志愿服务队”成立于2010年3月,目前有队员26人,由全区农业科技系统退休同志组成,他们大多在原乡镇(街道)农技推广站从事农技工作40年左右,均有中级以上农艺师职称。
平均年龄66岁的“助农志愿服务队”队员们,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工作经历。他们技术过硬、业务精湛,与农户打了几十年交道,在推广新技术、新品种上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近年来,他们以“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土壤地力改善提升”为指导思想,在病虫害防治上,根据品种因地制宜精选农药,采用绿色防控新技术;在良种选育上,与农户面对面交流、手把手指导;在科学施肥、合理密植上,通过热情周到的服务和科学权威的技术帮扶,赢得了广大农户的青睐。
躬耕碧野撒希望,扎根基层只为农。在“助农志愿服务队”队员们的辛勤付出下,他们先后推广“稻虾混养”“稻田养鸭、养鱼”“葡萄园养鸡”“桃树园种植花生”“玉米大豆3+2复合种植”等新技术和,用农业技术推广第一线的足迹,记录着专属他们的“银发芳华”。
倾情服务农民 助力增收致富
种粮大户是新时代涌现的新型农民,青年农民是创新创业的优势群体,“助农志愿服务队”以饱满的热情为他们提供技术服务和资金帮扶,全力帮助他们解决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今年73岁的队员杨恒富帮扶返乡创业青年徐加阳的故事,在当地传为佳话。徐加阳早年丧父、家庭困难,杨恒富知情后主动与他联系,帮助他承包土地,并在茬口调整、作物布局、品种搭配、农药配送等方面积极指导。2022年,徐加阳承包集体流转土地900亩,年收入达90万元。提起对徐加阳的帮扶,杨恒富动情地说:“徐加阳是个吃苦耐劳的好青年,我愿意帮。能为端牢中国人自己的饭碗作贡献,我必须帮。”
当然,“助农志愿服务队”的助农举措还远不止于此:2021年9月,在水稻运穗扬花的关键期,连续两次强台风和接踵而来的高温天气严重影响水稻的结实率,队长张锡山深入全区各农技咨询点,指导帮助农户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2022年,队员袁维金为种粮大户、青年农民创业能手韦祥伍垫付农用物资资金3万余元,解决了他的燃眉之急;队员徐长群以“植保农机合作社”和“家庭农场”为依托,为种粮大户提供及时周到的服务,努力解决他们的所急所需所盼……
从一粒种子到遍地金黄。近年来,队员们用辛劳的汗水换来农民们丰收的欢畅。
创新服务方式 推动农业发展
“助农志愿服务队”用科学高效的指导和热情周到的服务赢得了良好的社会信誉,他们大力倡导和推广的新理念、新技术、新模式得到种养殖户的广泛认可,推动了当地的农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鸡鸣鹅叫声一片。看着农户们一个个富起来,我的心里说不出的高兴。”队员仇应虎介绍,农户仇海涛在他的帮助下实施了“稻虾共生”、鱼塘边养殖草鸡、草鹅的一条龙模式,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生产效益日益显现。如今,仇海涛还通过开店销售自己的农副产品,2021年的销售收入便超过200万元。
乡村振兴,科技先行。近年来,洪泽区老科协充分发挥自身的人才优势,以“助农志愿服务队”为龙头,以区老科协设在全区的11个“农业科技咨询点”为依托,用退而不休的精神、发挥余热的举动、心系“三农”的情怀,在乡村的热土上谱写新的华章。
2020年,“助农志愿服务队”被淮安市委组织部、淮安市委离退休干部工作委员会表彰为“最美老干部志愿服务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