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关注

在“舌尖上”寻觅淮安年味

瑞虎辞岁去,玉免迎春来。春节将至,淮安大街小巷的年味愈来愈浓,不少市民开始筹备年货。香肠、肉圆、瓜子……在淮安人的过年记忆中,总有几样必不可少的“气氛组”食物承包着一家人的过年滋味。

走进社区“生活达人”赵永琴家中,腊月初腌制的香肠、腊肉、猪耳朵等腊货已成功“上架”,挂满窗台。“这一串是过年吃的,那一串是送给朋友的……”细数着自己的成果,赵永琴的脸上难掩笑容。说起腌制腊味的技巧,她有一套自己的“独门秘籍”:将盐放到锅中炒到微微发黄后,迅速关火,再倒入花椒快速翻炒,用盐的热量激发花椒的香味,做出的腌料可以腌制鸡腿、咸鹅、五花肉等。而腌制香肠的腌料却不一样,要将料酒、盐、葱姜汁调配在一起,充分拌入肉里,灌肠、打结。“咸肉要腌制10天左右,咸鹅和鸡腿要腌制5天左右……不仅腌制的天数要注意,晾晒的天数上也很有讲究。”赵永琴说,为了迎接兔年春节,她还打算制作一些兔子形状的面点,让家人度过一个有特色的春节。

要问一家人团圆看电视、打牌不可缺少的是什么,那必然是花生、瓜子等炒货。在清江浦区浦南路农贸市场的一家炒货店内,店主陈双每天上午忙碌得不可开交,一边用大锅翻炒着花生、瓜子等各类炒货,一边为来往的顾客介绍、称重。“炒花生、瓜子要控制好火候,注意翻炒时间,观察好它们颜色。你看,这一茬就可以出锅了。”陈双说,为了迎接春节,她在去年12月初备足了原料,购买了生花生、瓜子等原材料2000多斤,每天现炒现卖,要卖掉50多斤,比平时翻了一番。

淮安人过春节还有吃肉圆的传统,家家户户几乎都要做,象征团团圆圆、和和美美。“怎么能让大家都来买我家的肉圆啊?两个字:实在。”77岁的顾永权老爹经营着一家肉圆小铺。这段时间他可忙坏了,为了保证让顾客买到最新鲜的炸肉圆,他每天早上4点就要起床起锅烧油,搓肉圆、炸肉圆,比平时要早1个多小时。他家的各类肉圆、春卷、藕夹、鱼饼等深受喜爱,几乎每天都销售一空,近期销量比平时多出一倍。销量出色的背后是祖传手艺,还有老人对好肉、好料等食材的注重。他说,他要一直干到除夕,不仅是为了做生意,也是为了给顾客送上春节的祝福。

傍晚的丰登路到处都是人流车流。临近春节,路边几个切糕小摊上的切糕机正紧张有序地“工作”,切出如书页般的大糕。商户张粟芹就经营着其中一家切糕小摊。“我每年都会在春节前后经营切糕生意,到今年已经干了20年了。”张粟芹说,老淮安人每年都有买大糕的习惯,一个是因为好吃,另一个是因为它寓意好,象征着“步步登高”。虽然各个商店、超市也卖大糕,但是他们现切的大糕保存时间短、现切先卖,口感更软、更香。别看切糕是用机器,也需要技术。打开机器、甩起糕胚,张粟芹一边熟练地切糕,一边为记者讲解,切大糕最重要的是手要稳、对得准,稍有不慎,就会切歪,成不了书页形状了。“过几天,我们还要卖油炸‘小果子’,这两样加起来才是过年零食的‘绝配’。”张粟芹说。■融媒体记者 黄煌

2023-01-11 2 2 淮海晚报 content_204365.html 1 3 在“舌尖上”寻觅淮安年味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