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四统一”城市道路建设长效管理机制、创新创优机制,形成多部门工作合力……近日,我市正式成立了涵盖几乎所有市直部委办局及各县区政府的道路交通管理委员会,高质量推进全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
城市高速发展 交通管理亟待部门联动
近年来,伴随着淮安经济的高速发展,全市道路里程达到1.6万千米;全市机动车保有量为82.77万辆,且每年以5万辆左右的数量在持续增加,另外还有大量过境车辆,仅高速公路日均过车就达18.6万辆(次)。数字增长的背后是道路交通管理工作的难度加大,各类道路交通安全隐患也在增多。
比如1.6万千米的道路,点多、线长、面广,高速公路、国省道、城市道路、农村道路等都各有建管单位;又如当前各类交通安全事故多发易发,机件故障、车辆自燃、爆胎等事故明显增多;一些家长利用开学前夕带孩子外出旅游,人流车流都有明显增大,发生重特大交通事故的风险仍然很高。夏季夜宵活动多,酒驾醉驾肇事的风险也更为突出。
在这种情况下,交通管理工作不能单单依靠一个部门的力量来完成,需要多部门进行联动才能解决。淮安市道路交通安全委员会成立以后,可以更好发挥各部门的联动效应,并各司其职,发挥好个体职能,致力于打造更加规范、更加稳定和更加安全的交通环境。
多部门联动 高质量推动措施落实
记者注意到,淮安市道路交通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道交委”)成员单位中,除了和道路交通管理关系紧密的公安、交通运输、住建、城管、应急管理等部门外,还包括市场监管、商务、水利、教育等众多部门,可以说涵盖了几乎所有市直部委办局。同时,各县区政府也被纳入其中。委员会主任由市长担任。
在推进城市道路建设管理中,我市最新提出了“四统一”长效管理要求,即:统一规划(即由市级负责城市道路总体规划和下达各项具体任务,由市、区两级根据职责分别负责实施)、统一标准(对道路交通设施进行统一规划,在式样、色彩、材质、风格等方面制定相对统一标准,要充分尊重群众意见。要注重新老设施的衔接,不搞“运动式”更新)、统一验收、统一移交。移交后,城市道路交通设施由公安部门统一管理,维护更新费用分别由市区财政按标准纳入年度预算。同时,将持续提升智慧交通管理水平,及时调整信号灯设置等,优化交通组织管理,加强货车在主城区通行管理,及时回应解决群众反应强烈的道路安全等各类问题。
据介绍,今后淮安市道交委将严格落实好“四统一”长效管理要求,持续推进城市道路建设管理。相关部门将紧紧围绕人、车、路等交通参与要素,有针对性地加强管理措施,最大限度地预防道路交通事故发生。将持续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牢固树立“隐患就是事故”理念,积极排查人、车、路、企、环境等各类风险隐患,对前期排查未整改到位的,按照“一点一策”要求,推动落实整改措施,切实做到应改尽改、真改实改、见行见效。
创新创优机制 汇聚做好工作合力
目前,市道交委已经进入实体化办公,将定期召开例会,通报交通安全情况,研究分析辖区安全形势,协调解决道路交通安全工作中存在的相关问题,统一扎口管理全市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整治。
记者获悉,今后市道交委将持续完善体制机制,确保平时、战时和应急状态下工作模式快速转换,各成员单位盯紧职责定位,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全力抓好工作落实,一体推进。同时,围绕规划建设、综合管理、应急处突、情报共享、联合执法等方面,进一步落实责任、增进协作、健全机制、形成工作合力。
“三个倒逼”将成为一个主要抓手。即通过执法处罚倒逼,对严重超限超载,特别是危化品运输车辆违法,顶格处罚,提高违法成本倒逼企业不能违、不敢违。通过联合惩戒倒逼,将企业安全生产动态考核结果与线路招标、质量信誉考核挂钩,把安全生产状况作为市场准入和退出的主要依据;严格实施安全生产“黑名单”管理,将进入“黑名单”的企业纳入信用体系建设,实施联合惩戒。通过媒体监督倒逼,对发现的重大隐患和严重违法违规行为,加大媒体曝光力度,惩治一个、警示一片。
■融媒体记者 何剑峰 通讯员 熊盛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