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持续做好母乳喂养宣传教育,加强母乳喂养咨询指导,构建母乳喂养支持环境,推进《母乳喂养促进行动计划(2021—2025年)》的落实,国家卫生健康委日前印发关于开展2022年世界母乳喂养周活动的通知,要求提升基层婴幼儿营养喂养咨询指导能力。
母乳被认为是婴儿理想的天然食品,科学进行母乳喂养,事关母婴共同健康。
第31个世界母乳喂养周即将到来。今年的活动主题为“母乳喂养促进 健康教育先行”。旨在推动全方位多层次大力开展母乳喂养宣传教育,突出健康教育和社会支持对促进母乳喂养的重要作用。
围绕提升基层婴幼儿营养喂养咨询指导能力,通知指出,各地要尽快启动实施婴幼儿营养喂养咨询指导能力提升培训项目,以婴幼儿营养喂养知识和技能为核心,以县、乡、村为重点,开展基层儿童保健人员培训,科学规范提供婴幼儿营养喂养科普知识和咨询指导服务。各地要完善母乳喂养咨询指导服务网络,不断提高6个月内纯母乳喂养率,提升6—24月龄婴幼儿辅食添加种类合格率和辅食添加频次合格率,改善婴幼儿营养和健康状况。
此外,通知要求,各地要结合实际加快制定发布相关落实方案和措施,广泛宣传,扩大社会知晓率,确保行动取得实效。鼓励和推动医疗机构、社区、托育机构和相关社会组织开展母乳喂养科普宣传活动,持续宣传母乳喂养核心要义,在全社会营造支持母乳喂养的良好氛围。■新华社
【延伸阅读】
母乳喂养小技巧
母乳喂养越早越好,特别要注意以下几点:
1.分娩后尽早开始让婴儿反复吸吮乳头;
2.婴儿出生后的第一口食物应该是母乳;
3.宝宝出生后体重下降只要不超过出生体重的7%,就应坚持纯母乳喂养;
4.婴儿吸吮前无需过分擦拭或消毒乳头;
5.温馨环境、愉悦心情、精神鼓励、乳腺按摩等辅助因素,有助于顺利成功开奶。
母乳喂养姿势包括摇篮式、交叉式、环抱式和侧躺式。哺喂婴儿时,建议坐着喂奶,两侧乳房轮流喂,一侧吸尽再让婴儿吸吮另一侧。若一侧乳房奶量已能满足婴儿需要,应将另一侧乳汁用吸奶器吸出。完成喂奶后,不要马上将婴儿平放,应将婴儿竖直抱起,使其头部靠在妈妈肩上,轻拍婴儿背部,助其排出吞入的空气。
如何判断母乳是否充足?
广大宝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判断母乳是否充足:
1.观察乳房变化和婴儿吃奶前后的表现。喂奶前妈妈的乳房有胀满感,喂奶后乳房变软。婴儿吸吮时,能听到连续吞咽声,有时随着吸吮,奶水会从婴儿口角溢出,说明奶是充足的。婴儿开始吸奶时,常常急速有力地吸吮,3-5分钟后会吸到大部分乳汁,继而吸吮力变小。婴儿吃饱后会自动松开乳头;
2.婴儿每天能够得到8-12次较为满足的母乳喂养;
3.出生后最初2天,婴儿每天至少排尿两三次。如果有粉红色尿酸盐结晶的尿,应在出生后第3天消失。从出生后第3天开始,每24小时排尿应达到6-8次;
4.出生后每24小时至少排便三四次,每次大便应多于1大汤匙。出生第3天后,每天可排软、黄便4-10次;
5.宝宝在新生儿期夜间睡2-3小时就醒,随月龄增大,夜间睡眠时间达5-6小时,则提示婴儿每次都能吃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