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金秋

钟情文字 笔耕不辍

——女作家黄迎红的故事

“我只是做了喜欢的事。”日前,记者来到黄迎红家采访时,她一再这么说。“幼时奶奶烧的螺蛳和清江浦悠悠的运河水,淮安的一切都是我所熟悉的和热爱的。”一篇篇散发着墨香的作品述说着她的勤奋与坚守,还有她对家乡和地方文史的深切感情。

■融媒体记者 黄秋怡

写作 源于偶然

1981年从苏州电力学校毕业后,黄迎红便进入淮阴发电厂从事财务工作。她与写作的缘分则源于一次偶然。

“我们发电厂有一份内部刊物叫《雁之声》,那时候不会写东西,但每个部门都有投稿任务,只能硬着头皮上。”黄迎红告诉记者,她还清楚地记得第一次写作时的感受。“投完稿后,看到经过编辑修改刊登的稿件焕然一新,原本平淡的文字变得有声有色,我看着美滋滋的,这才发现写作是这么有意思的事儿。”这次的投稿经历带给黄迎红很大触动,也让她萌生了写作之梦。

“只有当你真的下笔去写了,才发现自己的文学素养还差得远,用词遣句的能力远远不够。”当时的黄迎红迫切地想要回到学校进行深造,不仅是为更好地开展工作,还有是对自我的高要求。

1996年,黄迎红顺利考取了南京师范大学,就读于劳动经济管理专业。毕业后再次回到熟悉的工作岗位,黄迎红开始了财务、写作两手抓的工作状态。“上世纪90年代末期,我正式接触写作,也逐渐接手了部门宣传工作。”《雁之声》上开始频频出现黄迎红的名字,她因此成为单位颇有名气的“笔杆子”。“去我们单位问,大家都会说黄迎红东西写得不错。”黄迎红笑着说。

慢慢地,《雁之声》这片小天地再也困不住向往蓝天的雄鹰,黄迎红开始试着向外投稿。稿子越写越多,也越写越好,各地报刊纷纷传来采用喜讯。从本地的《淮安日报》《淮海晚报》,逐渐扩展到《兰州日报》《鸭绿江》《中国老年报》《中国乡村》《青年文学家》等报纸和杂志,二十多年来,黄迎红相继在各类刊物上发表作品两百余篇,收获了不少奖项。

写作 因为热爱

作为土生土长的淮安人,黄迎红对家乡有着极深的感情。刚开始写作时,黄迎红往往就从童年写起、从身边写起。“幼时奶奶烧的螺蛳和清江浦悠悠的运河水,淮安的一切都是我所熟悉的和热爱的。”

“淮安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明清以来,淮安除了是河道治理、漕运指挥、漕船制造、漕粮储备和淮北盐运集散五大中心之外,更是南北文化交流的中心。诞生过韩信、枚乘、吴承恩、关天培等杰出人物,有许多值得为外人所道的地方。”黄迎红说,每次有外地同学来淮安旅游,她都热衷于给同学们推介淮安的历史文化。

“不仅是我们自己知道,还要传承好、发扬好,让大家都知道淮安这个好地方。”本着这样的初衷,黄迎红将写作重心转到文史方向。2020年,受市政协文化文史委员会委托,黄迎红担下了为淮阴发电厂纪事撰写的重任。“淮阴发电厂建厂七十余年,是淮安老字号的标杆企业。它的建厂史也是淮安的变迁史,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接到任务后,黄迎红在查阅厂志的基础上,联系电厂元老进行采访,再辅之个人亲身经历秉笔直书。

由于时间跨度长、资料繁杂,加上采访对象有限,巨大的工作量一度让黄迎红想要放弃。“但是一想到自己是在做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就又咬着牙坚持下来了。”她花费近三个月的时间,终于完成了《淮阴发电厂发展纪事》的采写工作。

从建厂起源到历经坎坷、转型升级,黄迎红用一万九千余字叙述了淮阴发电厂波澜壮阔的发展史。《淮阴发电厂发展纪事》不仅填补了淮阴发电厂的历史空白,也见证了淮安电力事业的发展,受到了不少文史专家学者的认可。这篇作品后来被收录进《淮安文史资料》中。

写作 贵在坚持

2016年退休后,黄迎红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自己的爱好。旅游、瑜伽、走秀、合唱……丰富多彩的退休生活如期而至。

在热闹欢乐的氛围中,黄迎红没有忘记辟出一块“静土”留给写作。

“相比而言,写作没有那么轻松,特别是文史写作,需要查阅大量资料,旁征博引很费功夫,这更需要去付出和坚持。”在黄迎红看来,写作是件苦差事,关键在于坚持,长时间不写就会生疏。趁着现在时间宽裕,黄迎红拿起了许久不写的散文,既是练笔也是抒情。散文题材更是随心所至,有道是“处处留心皆学问”,写作也一样,只要处处留心,到处都是素材。谷雨茶香、榆钱熟透、麦浪翻滚,满眼所见皆化为笔下风景。

“我很享受在安静环境下进行思考创造,写作也是提升自我内在修养的最好方法。”回首过去,黄迎红庆幸写作打开了自己认知世界的那扇窗,得以发现宽广的天空和大地的辽阔。山高水长,一路走来,更让她真切地感受到写作价值的所在。而如今,她将写作融入家庭传承中。“儿子在大学时,就逐渐展露出写作才能,工作后坚持在专业领域笔耕不辍,我希望他能坚持走好写作之路,写出精彩人生。”

2022-05-28 ——女作家黄迎红的故事 2 2 淮海晚报 content_183989.html 1 3 钟情文字 笔耕不辍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