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金秋

翩翩起舞

——舞者张静的美丽人生

“王大妈要和平,要呀么要和平,她每天动员妇女们,来呀么来签名……”近日,89岁的张静唱起《王大妈要和平》,声音依旧嘹亮,歌唱时还情不自禁地舞动起了双手,仿佛又回到了当年在舞台上尽情挥洒青春的岁月。

■融媒体记者 蔡雨萌

与舞结缘 情定一生

1951年,17岁的张静完成了华东军政大学的学习任务,来到了华东军区第三野战军卫政文工团(前线歌舞团的前身)担任舞蹈演员,开始她与舞蹈的第一次接触。“当时的我压根没有接触过舞蹈,每一个舞蹈动作和舞步,都是在老同志的带领下学习的。”陌生的领域、新鲜的内容,没有让张静退缩,反而让她对舞蹈产生了浓厚兴趣,在袖衫舒展中感受到舞蹈的快乐。

但在战火纷飞的岁月里,张静的舞蹈不是总与快乐相伴。抗美援朝战争中,身在文工团的张静参与了慰问伤员的工作。在深入医院慰问的过程中,文工团的同志们不论男女和长幼,都深入病房守护在志愿军伤员身边,为他们唱歌、跳舞、讲故事、拉家常。

“他们是最可爱的人,我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力量,让他们少受痛苦,不要悲观,更好地面对生活。”谈起那群最可爱的人,张静的语气里饱含尊敬与心疼。为了安抚伤员的伤痛,张静与文工团的同志们努力排练慰问节目,看着伤员们的脸上因为他们的表演而浮现的笑容,张静感受到了发自内心的喜悦,“我深刻地感受到舞蹈的力量,它能抚慰人心、愉悦心灵,是舞蹈给了我治愈他人的能力。”

在任务结束后的评功大会上,张静被记三等功,而此时的她也更加坚定了与舞蹈相伴一生的决心,矢志将舞蹈的力量发挥得淋漓尽致。

与舞相伴 裙角飞扬

抗美援朝结束后,张静先后在江苏省歌舞团担任舞蹈演员,在省、市群艺馆从事社会舞蹈工作,还担任过宿迁文化馆馆长。她也收获了荣誉,被推选为淮安市音舞协会名誉主席。但无论张静从事什么工作,她没有一天停下过舞蹈的步伐。

“在江苏省歌舞团担任舞蹈演员的期间,我接受了系统的舞蹈学习。”脱下军装的张静,以“新人”的身份开始学习舞蹈专业知识,早上学习舞蹈专业课,下午排练节目,晚上参加演出。紧张而繁忙的节奏,让张静的舞蹈快速进步,进一步提高了她的舞蹈技巧能力。

在离开江苏省歌舞团后,张静仍然没有停止学习舞蹈,没有老师,她就自己找来舞蹈录像和教材进行学习。“舞蹈不是一门停滞不前的艺术,它需要不断地学习和练习,才能焕发出源源不断的生命力。”对于舞蹈,张静有着自己的思考,她认为,舞蹈作为一门表演艺术,肢体动作和舞蹈技巧占据舞蹈的基础性位置,但真正决定舞蹈表演水平的,是舞者的情感表达。

“舞蹈是有思想和感情的,要用舞蹈让观众融入你的世界,理解你的感受,体会你的情绪,这才是舞蹈的真正价值。”张静是这么想的,更是这么做的,舞台上的她将情感融入肢体之间,在观赏她行云流水般的舞蹈后,每个人都沉浸其中、拍手叫好。

与舞同乐 桃李芬芳

1992年,身为农工党淮安市委秘书长的张静退休。就在那时,她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选择教授舞蹈,继续发光发热,让更多人学习舞蹈、感受舞蹈、爱上舞蹈。

“舞蹈太美了,是一种享受,不仅是我个人的享受,让我在平凡的人生中享受到舞蹈带给我不平凡的乐趣,更是让观看舞蹈的人得到享受,我希望有更多人能体会到舞蹈的美。”既然选择了远方,张静便只顾风雨兼程,她先后在淮阴师范学院、淮安市文化艺术学校、市老年大学、市青少年宫等机构教授舞蹈,从周一到周日,张静每天的课程排得满满当当,上午上课,下午备课,听音乐、看教材、写教案,退休后与在职时的工作强度不相上下,但张静却甘之如饴,一做就是20年。

张静的一生与舞蹈艺术结下不解之缘,她不仅用优美的舞姿服务人民大众,还用她的舞蹈培养了一大批艺术人才。她的学生现已遍布祖国的大江南北,有的成为学校的骨干教师,有的成为大型艺术团体的优秀舞蹈演员……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为祖国的文艺事业作出自己的贡献,这也成为张静最为高兴和骄傲的事。

“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舞蹈对张静来说,意味着她的生命,现在已经89岁的她无法如当年般翩翩起舞,可她却从未停止对舞蹈的热爱,“我现在还总是想起我最后一次正式跳的‘爱尔兰踢踏舞’,仿佛舞蹈从未离我而去。”

2022-05-21 ——舞者张静的美丽人生 2 2 淮海晚报 content_183333.html 1 3 翩翩起舞 /enpproperty-->